[发明专利]羊肚菌的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7457.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瀛引;甘炳成;谢丽源;彭卫红;唐杰;何晓兰;陈影;周洁;苗人云;刘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157 | 分类号: | A23B7/157;A23B7/015 |
代理公司: | 51124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云萍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肚菌 保鲜 微酸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活性 多酚氧化酶 紫外线照射 常温保存 活跃水平 设备要求 维生素C 电解水 浸没 捞出 沥干 水中 电解 制备 浸泡 损伤 呼吸 种植 | ||
本发明属于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的保鲜方法。针对现有市场上缺乏一种成本低、安全性好的羊肚菌保鲜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肚菌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微酸性电解水,将羊肚菌浸没于微酸性电解水中,浸泡5~15min;b、将羊肚菌捞出,沥干,同时采用紫外线照射10~45min,常温保存。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C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使羊肚菌呼吸强度处于恰当的活跃水平来保持羊肚菌的硬度与风味;同时,对羊肚菌的营养、颜色基本没有损伤。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组分,如多糖、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深受人们喜爱。研究表明,羊肚菌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活性,在药品和保健食品方面开发和利用价值很大,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羊肚菌大田人工栽培技术在全国逐步推广,羊肚菌产量也随之激增。然而,羊肚菌菌盖脆嫩,任何机械碰撞都可能导致组织损伤,进而造成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因此,如何有效延长采后羊肚菌的货架期,成为羊肚菌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行业中有一些关于延长羊肚菌采后贮藏期方法的报道。如张沙沙等(棘托竹荪菌丝体提取液对羊肚菌保鲜的研究.中国食用菌36(4):53~57)提出了一种采用减压预冷的处理方式对羊肚菌进行保鲜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减压预冷能耗较大,提升了羊肚菌运输成本。
杨威等(壳聚糖涂膜保鲜羊肚菌研究.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4):366~369)采用6%的棘托竹荪菌丝体保鲜液对羊肚菌进行涂膜处理,抑制了羊肚菌营养成分的损失。棘托竹荪香味浓厚,容易掩盖或混淆羊肚菌本身风味;羊肚菌子实体表面凹凸不平,成膜性不佳,且操作繁琐,不宜推广实施。
李翔等(采后预处理对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食品工业科技37(13):319~322)发现,利用0.75%的壳聚糖保鲜液对羊肚菌涂膜处理可以抑制羊肚菌的呼吸作用,保持贮藏期间更好的营养价值,但涂膜处理操作繁琐,无法大规模实施。而对比其他果蔬上采用的保鲜方法,主要有冷藏保鲜、气调保鲜、添加保鲜剂保鲜、新型包装材料保鲜等方式,都存在着成本高、操作繁琐、技术门槛高、有害物质残留等风险,无法在羊肚菌采后贮藏保鲜过程中广泛推广。
因此,现有市场上缺乏一种成本低、安全性好的羊肚菌保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市场上缺乏一种成本低、安全性好的羊肚菌保鲜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羊肚菌的保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微酸性电解水,将羊肚菌浸没于微酸性电解水中,浸泡5~15min;
b、将羊肚菌捞出,沥干,同时采用紫外线照射10~45min,常温保存。
其中,上述羊肚菌的保鲜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微酸性电解水pH值为5.0~6.5。
其中,上述羊肚菌的保鲜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为10~30mg/L。
其中,上述羊肚菌的保鲜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方法为:以2~5%的盐酸溶液为电解质,将电解水制备仪的进水量控制在2.0~2.5L,出水量5L/min,制备电解水并稀释至pH值为5.0~6.5。
其中,上述羊肚菌的保鲜方法中,步骤a所述羊肚菌与电解水的体积比为1︰3~5。
其中,上述羊肚菌的保鲜方法中,步骤b所述紫外线波长为200~280nm,紫外灯管与照射羊肚菌的距离为0.5~1m,强度≥70μW/c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7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白萝卜蓝变的护色方法
- 下一篇:维持苹果贮藏品质和延长货架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