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7185.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竫;徐晓刚;张华新;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783 | 分类号: | G06F16/783;G06K9/00;G06F16/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体 识别 技术 寻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01、部署NVR和服务器,连接网络摄像头;S02、选择需要实时预处理的网络摄像头;S03、对指定网络摄像头的视频进行实时预处理并同时推送视频摘要至客户端;S04、选择视频摘要,点击检索发现目标。本发明应用是采用形体识别技术来实现“找人”,能够根据给定的监控行人图像,检索跨设备下的该行人图像,它可以弥补人脸识别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拐卖,智障老人走失、人员失踪等社会问题由来已久,如何能快速定位,找到失踪人口是摆在各职能部门的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目前社会普遍采用发展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来“找人”,通过人脸抓拍实时分析视频流,针对视频中每个人脸出一张或多张质量比较好的人脸图片,并对人脸图片进行结构化保存,然后将某人面像与数据库中的多人的人脸进行比对(1∶N),并根据比对结果来鉴定此人身份,或找到其中最相似的人脸,并按相似程度的大小输出检索结果。
这种技术场景的应用在配合场景下:比如ATM机刷脸取款,用户会自主配合,将人脸以一个理想的角度通过识别。然而在非配合或复杂应用场景下,该方法找人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1、监控视频下的人脸识别,用户脸部会发生角度偏大,遮挡,光线等不可控问题,会造成识别的准确率降低;
2、不同摄像头设备之间的差异,导致监控视频下的人脸模糊,像素低,有些甚至没有达到32*32,无法做出有效识别,形成漏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部署NVR和服务器,连接网络摄像头;
S02、选择需要实时预处理的网络摄像头;
S03、对指定网络摄像头的视频进行实时预处理并同时推送视频摘要至客户端;
S04、选择视频摘要,点击检索发现目标。
上述的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中,所述NVR用于接收并储存网络摄像头采集并传输的RTSP视频流,所述服务器为四卡机服务器,所述四卡机服务器与NVR连接,用于对NVR中的RTSP视频流进行解码及处理。
前述的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单帧图像的预处理、每帧间信息的预处理以及特征提取。
前述的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中,所述所述单帧图像的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A、将图像输入神经网络;
B、经过one-stage算法输出特征;
D、对输出的特征进行解码,得到目标的位置以及类别;
E、经过NMS算法过滤掉重叠区域较大目标,形成最终的目标检测位置。
前述的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中,所述每帧间信息的预处理包括:将上一帧最后一层的特征传递到当前帧神经网络特征的对应层,并做平均池化操作,融合前后帧信息。
上述的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中,所述平均池化所用公式为:其中N表示特征图的个数,表示第n个特征图, F表示平均池化后的特征。
上述的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寻人方法中,所述特征提取包括:利用三元损失函数将统一目标样本的距离最小化,不同目标的样本之间距离最大化,最终得到用于提取目标特征的网络结构,将目标图像输入到神经网络后,神经网络输出一个2048维的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7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吹风机
- 下一篇:可变周期调制系统的脉宽调制调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