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美白作用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7132.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平;林心健;沈健;戚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7048;A61P17/00;A61K8/49;A61Q19/02;C07D311/32;C07D311/40;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张群 |
地址: | 3151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作用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美白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氢杨梅素及杨梅苷,所述二氢杨梅素与杨梅苷的摩尔比为(0.01~100):1。本发明将二氢杨梅素与杨梅苷配合使用,二氢杨梅素能够显著增强杨梅苷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作用,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起到美白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美白作用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受“一白遮三丑”的传统美观念影响,女性对于美白具有执着的追求。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紫外线的照射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然后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达肌肤表皮层,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色斑和肤色不匀等皮肤问题。为了对抗黑色素带来的上述皮肤问题,美白由此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日常护理工程,而现有技术中的美白用药物或化妆品种类繁多,作用机理也各有不同。
二氢杨梅素(3,5,7,3'4'5'-六羟基-2,3-二氢黄酮醇,DMY)又名双氢杨梅树皮素、福建茶素、白蔹素、蛇葡萄素等,是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一员。该化合物首次由Kotake和Kubota于1940年从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福建茶即楝叶玉葡萄A.Meliaefolia的叶中分离获得,命名为蛇葡萄素,其结构式为:
杨梅苷(MYT)是一种天然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树皮及叶子,也在藤茶中存在,其结构式为:
二氢杨梅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等多种奇特功效,杨梅苷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作用,二者均有望用于护肤并产生好的功效,而目前未见将二者协同使用用于改善皮肤状况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的具有美白作用的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美白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氢杨梅素及杨梅苷,所述二氢杨梅素与杨梅苷的摩尔比为(0.01~100):1。
为了便于消费者使用,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载体和/或赋形剂,该载体和/或赋形剂为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矫味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这趟、乳糖、微晶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选自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
优选地,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钠。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醇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钙、微粉硅胶、聚乙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7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