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锚的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6985.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史起东;金孶娟;安仙熙;安真永;金士雄;金恩妃;郑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光技术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宋东颖 |
地址: | 韩国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胶囊 动力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锚的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上述装置由硅穹顶封装,并设有锚,以便可以通过内窥镜固定(Anchoring)于身体内部的治疗对象组织,并且还包括电池,由此在硅穹顶内通过人体通信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并且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下,能够进行多次重复操作,以使得向所述治疗对象组织照射治疗用光源,从而可以对治疗对象组织进行多次重复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锚(anchor)的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上述装置由硅穹顶(Dome)封装,并设有锚,以便可以通过内窥镜固定(Anchoring)于身体内部的治疗对象组织,并且可从硅穹顶内,向所述治疗对象组织照射治疗用光源以治疗治疗对象组织。
背景技术
癌症等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持续增加。由此,正在研究治疗恶性肿瘤的各种方法。
通常,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有全身化疗、放射疗法等,但全身化疗及放射疗法因治疗的副作用,其治疗次数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开发能够减轻患者风险、副作用小、且能与全身化疗、放射疗法等实现并行治疗的治疗方法。
根据这些要求,目前正在研究可与全身化疗、放射疗法等并行治疗,能在进行内窥镜切除术之前缩小肿瘤范围,并根据需要进行最小限度切除的靶向光动力疗法技术。
作为靶向光动力疗法技术,应用了利用激光探针的光动力疗法。
所述利用激光探针的光动力疗法存在探针可能折断的问题以及由光损耗而导致的功率受限问题。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10-1441792号(2014.09.17公告)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锚的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由硅穹顶封装,并设有锚,以便可以通过内窥镜固定(Anchoring)于身体内部的治疗对象组织,并且可在硅穹顶内向所述治疗对象组织照射治疗用光源以治疗治疗对象组织,从而可解决由激光探针的探针折断引起的问题以及由光损耗引起的功率受限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锚的胶囊型光动力治疗装置,包括:具有锚的胶囊主体部,向外侧突出并使得固定于身体内部的治疗对象组织;
板部,向所述胶囊本体的上部内侧结合;
光照射部,与所述板部的上部电性结合并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且分别向至少两个方向照射光,并且,对于至少两个方向分别沿长度方向包括至少一个微光源;以及
硅穹顶,使从所述光照射部照射的光透过,硅穹顶配置为一侧部开放的盖状,使得覆盖所述光照射部和板部,由此覆盖所述光照射部及板部的同时,结合于所述胶囊主体部的上部来封装胶囊主体部、光照射部和板部。
所述胶囊主体部,包括:胶囊本体,形成为圆柱状;盖结合部,配置于所述胶囊本体的上部,所述硅穹顶结合于盖结合部的上部;
双重封装部,以具有较所述盖结合部小的内径的方式从盖结合部延伸而成,并沿圆外周面双重形成突出部;以及至少一个锚,从所述胶囊本体的盖结合部的下方向外侧突出,且以尖尖地方式配置末端,以便能插入并固定于所述治疗对象组织,包括:盖本体,使从所述光照射部照射的光透过,配置为一侧部开放的盖状,使得覆盖所述光照射部和板部,由此在覆盖所述光照射部及板部的同时,结合于所述胶囊主体部的上部;以及双重封装结合部,配置于对应于所述双重封装部的所述盖本体内侧,并与所述双重封装部实现双重结合,由此双重封装所述光照射部和板部。
所述锚以相对于所述胶囊本体的外周面形成规定角度以内的斜线的方式突出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光技术院,未经韩国光技术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
- 下一篇:适性化职缺媒合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