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852.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炳守;梁主欢;文炳喆;车允美;金美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田硕;王秀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和绝缘树脂;线圈部,嵌在所述主体中;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部的两个端部。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中的从所述主体的表面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具有防镀膜,所述防镀膜形成在所述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包含组成所述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磁性金属成分的离子。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1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13861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电感器(线圈组件)可以是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用于电子装置中的典型无源电子组件。
随着在电子装置中逐渐实现的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线圈组件的数量已经增加,并且线圈组件的尺寸已经变得更小。
在薄膜型电感器的情况下,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磁性复合片堆叠并固化在其上使用镀覆工艺而形成有线圈部的基板上以形成主体,并且外电极形成在主体的表面上。
为了减小组件的厚度,可使用镀覆工艺形成外电极。在这种情况下,从主体表面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可能导致镀覆模糊。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能够防止由于在用于形成外电极的镀覆工艺中的镀覆模糊而导致的可靠性劣化。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可变得更轻、更薄、更短且更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和绝缘树脂;线圈部,嵌在所述主体中;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部的两个端部。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中的从所述主体的表面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具有防镀膜,所述防镀膜设置在所述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包含组成所述暴露的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磁性金属成分的离子。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和绝缘树脂;线圈部,嵌在所述主体中;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部的两个端部。防镀膜至少部分地嵌在所述主体中并且仅覆盖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部分A的放大图;以及
图5是图4的部分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单数术语包括复数形式。描述本公开的术语“包括”、“包含”、“被构造为”等用于表明存在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并且不排除组合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此外,术语“设置在……上”、“位于……上”等可表示元件位于物体上或下方,而不一定意味着元件相对于重力方向位于物体上方。
术语“结合到”、“组合到”等不仅可表示元件直接地和物理地彼此接触,而且还包括其他元件介于这些元件之间使得这些元件也与其他元件接触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