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胫骨中段重建装置及制备方法、装置模型构建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772.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郝永强;郭煜;姜闻博;沈陆;吴钧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B17/72;A61B17/80;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中段 重建 装置 制备 方法 模型 构建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设备 | ||
1.一种胫骨中段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髓内固定杆(1)、胫骨中段假体(2)和第二髓内固定杆(3),所述第一髓内固定杆(1)和所述第二髓内固定杆(3)与插入的骨髓腔匹配,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根据患者的缺损胫骨中段订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中段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具有中空腔体;
2)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或三个以上胫骨中段假体段(21);
3)第一髓内固定杆(1)和第二髓内固定杆(3)的中轴线方向与胫骨中段假体(2)的中轴线方向相同;
4)还包括第一固定钢板(4)和第二固定钢板(5),所述第一固定钢板(4)设于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的近第一髓内固定杆(1)侧,所述第二固定钢板(5)设于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的近第二髓内固定杆(3)侧;
5)第一髓内固定杆(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融合面层,所述第一融合面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为若干层的层状结构,每层的层状结构具有多个微孔,层与层的微孔相互连通;
6)胫骨中段假体(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融合面层,所述第二融合面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为若干层的层状结构,每层的层状结构具有多个微孔,层与层的微孔相互连通;
7)第二髓内固定杆(3)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融合面层,所述第三融合面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为若干层的层状结构,每层的层状结构具有多个微孔,层与层的微孔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中段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特征2)中,所述两个或三个以上胫骨中段假体段(21)的可拆卸连接为榫卯连接;
b)特征4)中,所述第一固定钢板(4)与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钢板(5)与所述胫骨中段假体(2)可拆卸连接;
c)特征5)、特征6)或特征7)中,微孔的孔径为600μm~800μm;
d)特征5)、特征6)或特征7)中,孔隙率为60%~80%;
e)特征5)、特征6)或特征7)中,融合面层的厚度为1.5mm~2.0mm;
f)特征5)、特征6)或特征7)中,所述多孔结构为表面具有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多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胫骨中段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1)特征a)中,相邻的胫骨中段假体段(21)的榫处和卯处设有对应的若干榫卯固定孔(211);
b1)特征b)中,所述第一固定钢板(4)和所述第二固定钢板(5)还设有若干个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用于与患者的胫骨固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胫骨中段重建装置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胫骨中段三维模型;
2)确定切除范围,在所述胫骨中段三维模型上模拟切除得到切除后的胫骨中段三维模型,并以切除部分作为胫骨中段假体模型;
3)将所述胫骨中段假体模型与骨髓腔的接触面上构建与插入的骨髓腔匹配的第一髓内固定杆模型和第二髓内固定杆模型,从而获得所述胫骨中段重建装置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质栽培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