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性能评价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469.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旭;肖汉;吴旷怀;黄文柯;丘愉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1C7/12;G01N3/08;G01N33/38;C04B111/34;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动 ecc 愈合 砂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性能 评价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泥20~50%、粉煤灰10~40%、砂10~50%、减水剂0.1~5%、减缩剂0.1~5%、稳定剂0.5~1%、早强剂0.5~1%、快硬剂5~40%、纤维1~5%和水5~20%。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解决了半柔性路面开裂的问题,有效提高半柔性材料路用性能,弥补半柔性路面材料在抗开裂耐久性方面的短板,进而延长道路基础设施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材料主要分为两类: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作为刚性材料,特点是强度高、耐久稳定性好、无老化,但其成本高且对环境污染大,后期养护不便。沥青混凝土为柔性路面结构,是一种较环保的材料。具备无接缝、污染小、养护方便等优点,但其温度敏感性较高,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形成车辙及坑槽,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低温环境下易脆裂,从而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影响行车舒适及安全。
现有研究表明,采用高模量高耐磨耗材料可以提高路面材料强度和使用年限,但在经济层面上难以承受。那么,仍需要一种性能良好又经济合理的路面材料。显然,兼具良好高温稳定性、耐磨耗和投资少等特点的半柔性路面材料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半柔性路面材料作为一种复合材料,以沥青混合料为骨架,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中灌入特殊水泥浆液形成的复合路面材料。其高温稳定性优于沥青路面,还兼具水泥路面优越的抗变形、抗水损害及抗滑等特点。同时低温抗裂性能优于水泥路面,另外可以不设接缝,增强行车舒适感。
但是,半柔性路面材料采用水泥和沥青作为胶结料,这两类材料在强度、刚度以及温度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温度、交通荷载下产生不均匀变形而导致的开裂问题是该种路面发展与推广的最大阻碍,且半柔性路面的修复过程复杂养护时间较长,在维修期间对维修路段的通行能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其开裂的原因、机理、影响因素,并找到一种性能良好的灌浆材料对解决半柔性路面开裂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计新型灌浆材料,提供一种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有效提高半柔性材料路用性能,弥补半柔性路面材料在抗开裂耐久性方面的短板,进而延长道路基础设施使用年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的性能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在半柔性路面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泥20~50%、粉煤灰10~40%、砂 10~50%、减水剂0.1~5%、减缩剂0.1~5%、稳定剂0.5~1%、早强剂0.5~1%、快硬剂5~40%、纤维1~5%和水5~20%。
优选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泥35%、粉煤灰25%、砂20%、减水剂0.4%、减缩剂0.6%、稳定剂1%、早强剂1%、快硬剂8%、纤维1%、水8%。
优选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泥35%、粉煤灰25%、砂20%、减水剂0.4%、减缩剂0.6%、稳定剂1%、早强剂1%、快硬剂7%、纤维2%、水8%。
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中,所述纤维重量百分含量为1%或2%时,所述水与所述水泥的重量比约为0.23,该配比下,所述大流动度ECC自愈合砂浆材料流动度最大,更容易灌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五金精密件的喷涂烘干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推荐对象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