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业感染疫木清除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120.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瑞;陈立平;徐刚;张明佳;舒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18;G06K17/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秀程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感染 清除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林业感染疫木清除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清除疫木的疫木图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疫木图片进行识别,获取疫木特征信息;基于疫木特征信息,对待清除疫木进行砍伐并分割,获取到多个疫木段;为每个所述疫木段设置对应的编码信息;将所有疫木段转移至疫木处理中心;根据编码信息,判断待清除疫木的完整性是否达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林业感染疫木清除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已感染的疫木整个清除过程进行有序的监管,并记录采伐、处置的关键过程,提高了清除效率,保证了疫木处理的彻底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感染疫木清除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林业一旦感染疫情,如不进行人工干预,往往会因为树木间的密度大、树木之间交叉感染等造成快速且大面积传播,对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萎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块、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在自然条件下松材线虫病可危害松属植物45种。松树一旦感染该病,最快的40天左右即可死亡,如不进行人工干预,3-5年便可摧毁成片松林。1982年,松材线虫病从日本传入我国南京中山陵,30多年来疫情已传播扩散至全国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达974万亩。因松材线虫病损失的松树累计达数十亿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上千亿元。如果松材线虫病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但以松树为主的景观不复存在,而且对生态环境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对于林业感染疫情的应对,往往需要人工干预,如飞机施药等,但最直接的途径是彻底的伐除病源。例如对上述松材萎蔫病的处置方式是伐除疫情发生山场所有的病死(枯死)松树,连同1厘米以上枝条带下山粉碎(削片)或销毁,并对伐桩进行药剂除害处理。这个工作适合每年10月至翌年3月进行,此时天牛尚未羽化飞出,清理了死树就同时除掉了病原和媒介。目前我国检测治理松材线虫病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人工前往松树林内寻找患病的松树再对松树进行施药和砍伐等处理。
传统的疫木处理过程中,存在对整个疫木清除监管不全面的情况,造成工作人员对疫木只砍不烧或焚烧不彻底存放林中,甚至疫木流失、贩卖等影响疫木处理效果的问题。传统方法不但耗费人力物力效率不高而且影响疫木处理效果,显然这不是最佳的检测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林业感染疫木清除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疫木清除的方式简单、清除效率低以及监管不力等缺陷。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林业感染疫木清除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清除疫木的疫木图片;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疫木图片进行识别,获取疫木特征信息;
基于疫木特征信息,对待清除疫木进行砍伐并分割,获取到多个疫木段;
为每个疫木段设置对应的编码信息;
将所有疫木段转移至疫木处理中心;
根据编码信息,判断待清除疫木的完整性是否达标。
进一步地,疫木图片至少包括分割前的疫木整体图片;疫木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待清除疫木的高度、胸径以及冠层体量。
进一步地,编码信息至少包括疫木树桩编码和疫木分段段码。
进一步地,在上述对待清除疫木进行砍伐并分割之后,还包括:
记录分割段数,获取所有分段后每个疫木段图片;疫木段图片至少包括二维码识别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