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春玉米超高产养分高效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5937.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蔡红光;刘剑钊;袁静超;梁尧;任军;盖嘉慧;张洪喜;刘松涛;程松;张水梅;张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王培境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高产 养分 高效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春玉米超高产养分高效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春整地:播种前10~15天进行整地处理;施底肥:春季灭茬旋耕前,将前一年堆砌腐熟的有机肥30m3/ha~45m3/ha均匀散施于地表,通过旋耕与15cm~25cm充分混匀;播种:当土壤5cm处地温稳定通过7℃、土壤耕层含水量在20%左右时可抢墒播种,播种深度3~5cm;镇压:土壤含水量低于24%时,应进行镇压处理;封闭除草;间苗;深松追肥;化学调控:在8~10片展叶时喷施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防虫;收获。本发明方法通过特殊工艺,大大提高了产量,其效果非常显著;本发明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玉米的养分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春玉米超高产养分 高效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初期,连续4年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减少,粮食增产成为国家战略。玉米在保证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中比重 超过50%。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加,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 距,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未 来粮食持续增产仍是刚需,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是提高我国玉米生产效益和 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正向绿 色发展转型,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春玉米区如何同步实现粮食 增产、化肥减施、资源效率提升,特别是以较少的养分投入,获得较高的粮 食产量,更具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多,人均种植土地面积小,这就要求单位面积玉米产量增加。 现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宽窄行栽培技术,上述 栽培技术投资配套成本高,增产不增收。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宽窄行栽 培技术不利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因改变现在的垄距,农民不愿意接受, 不易实施,劳民伤财,不易大力推广。
本方法在高产栽培基础上,重点通过有机培肥结合多元素养分调控,在 东北春玉米区可实现亩产超吨量,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与美国高产田基本相 同,在国内已发表文献及方法中处于前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春玉米超高产养分高效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春玉米超高产养分高效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春整地:播种前10~15天进行整地处理;
步骤二,施底肥:春季灭茬旋耕前,将前一年堆砌腐熟的有机肥30m3/ha~ 45m3/ha均匀散施于地表,通过旋耕与15cm~25cm充分混匀;
步骤三,播种:当土壤5cm处地温稳定通过7℃、土壤耕层含水量在20% 左右时可抢墒播种,播种深度3~5cm;
步骤四,镇压:土壤含水量低于24%时,应进行镇压处理;
步骤五,封闭除草:雨量充沛,应在降雨之后选择苗后除草;雨量较小,选 择苗前封闭除草,播种后应立即进行封闭除草;
步骤六,间苗:留壮苗;
步骤七,深松追肥:在8~10展叶期,结合深松完成追肥,深松深度25~ 35cm左右;
步骤八,化学调控:在8~10片展叶时喷施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
步骤九,防虫:在七月初释放赤眼蜂及新型白僵菌颗粒或粉剂,采用新型球 孢白僵菌颗粒剂;
步骤十,收获。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整地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在4月中上旬进行,当春 季土壤化冻层达到15cm~18cm时尽早进行灭茬、整地,要做到随灭茬、随打 垄、随镇压以待播种,还可结合整地进行深施底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点控制多点联动的高精度快速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数据标注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