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探测器出厂免标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5856.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探测器 出厂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气体探测器出厂免标定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气体探测器置于洁净空气中一段时间T,多次采样,确定零点AD采样值;S200,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气体探测器中的传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的曲线方程;S300,通过上位机软件和RS485接口将S200中拟合出的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的曲线方程植入气体探测器内;S400,对气体探测器进行通气验证,确认特征曲线方程的有效性;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方法,可以将某一种气体的传感器特性内置到气体探测器中,气体探测器出厂前,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通气验证,调整系数,修正个体差异,便可以完成出厂准备,避免了目前复杂繁琐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探测器出厂免标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探测器在出厂前,往往需要根据传感器类型、检测气体的种类、探测器个体元器件之间的差异,对探测器进行零点校准和标定,目的是保证探测器的探测精度,降低测量误差。
目前对气体探测器的零点校准和标定的惯用方法为:第一步,向气体探测器通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建立气体浓度与传感器输出采样之间的对应关系,校准的基本算法为一次线性函数y=kx+b,如附图1所示;第二步,在第一步建立的气体浓度与传感器输出采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高低温测试,测试在不同温度下的传感器的输出,根据输出结果对第一步建立的对应关系进行系数修正;第三步,在第二步建立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湿度测试,测试在不同湿度下的传感器的输出,根据输出结果对第二步建立的对应关系进行二次系数修正。
上述标定方法需要经过大量的通气测量试验,针对某种气体探测的气体探测器,其零点校准就需要反复测量9-10个点,如果探测温度范围在-40-70℃之间,那么则需要对每一个传感器、每一个气体浓度、每一个温度范围均要重复上述标定过程,例如浓度为20%LEL时,就要重复进行8个温度段,10个湿度段的数据摸索,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当所采用的传感器是非线性传感器时,往往需要分段校准,当遇到所采用的传感器的线性度较差的时候,分段校准工作非常复杂,标定结果一般也不理想,而且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探测器出厂免标定的方法。
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体探测器出厂免标定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装配好的气体探测器置于洁净空气中一段时间T,多次采样,确定零点AD采样值,以排除探测器个体器件之间的差异;
S200,将气体探测器中的传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设为三次多项式y=a0+a1t+a2t2+a3t3,在传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上取多组离散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传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的曲线方程;
S300,通过上位机软件和RS485接口将S200中拟合出的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的曲线方程植入气体探测器内;
S400,对气体探测器进行通气验证,确认特征曲线方程的有效性:向气体探测器内通标准气体,将探测器的输出值与理论值相比较,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则被验证的特征曲线方程有效,如果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则根据误差结果对曲线系数进行优化。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的内置特征曲线为“输出信号-温度曲线”或“输出信号-湿度曲线”。
具体地,步骤S100中的时间T为1分钟。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某一种气体的传感器特性内置到气体探测器中,气体探测器出厂前,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通气验证,调整系数,修正个体差异,便可以完成出厂准备,避免了目前复杂繁琐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