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滚筒式吸切钳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5562.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健齐;肖卓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健齐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M1/00 |
代理公司: | 23207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鹏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导管 滚筒刀 吸引腔 细转轴 旋转轴 尾座 动力系统 导气管 吸引器 开颅 翼板 马达 连通 锯齿 顶端螺纹 端部连接 后续操作 内部气体 手术设备 尾端固定 粘膜组织 支管端部 盒侧壁 下滚筒 支撑板 切削 底端 负压 内环 切钳 吸入 旋入 支管 堵塞 运转 吸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滚筒式吸切钳,属于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吸引导管顶端连通有矩形吸引腔盒,吸引腔盒侧壁连通有支管,支管端部通过阶梯纹接头与吸引器导气管连接,吸引腔盒顶端螺纹旋入尾座接头,尾座接头内设有旋转轴,其旋转轴与开颅动力系统马达连接,其中,吸引导管端部内设有滚筒刀,滚筒刀底端开设有内环锯齿,滚筒刀顶端通过支撑板与细转轴端部连接,细转轴位于吸引导管内,细转轴尾端固定连接有翼板,细转轴通过翼板与尾座接头的旋转轴连接,吸引器导气管抽走吸引腔盒内部气体,使其内部形成负压,从而让吸引导管端部进行吸引,启动开颅动力系统马达,滚筒刀运转,将吸入的多余粘膜组织切削掉,避免吸引导管堵塞,方便手术后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滚筒式吸切钳,属于手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镜微创手术中,需要经鼻或经窦等腔隙操作,因此,粘膜或软组织常清除困难,且渗有血液。虽然吸引器能将血液吸出,但吸引过程中,粘膜等软组织和一些薄骨质清除困难,十分影响手术操作效率,且吸引过程中,影响血液吸引,容易堵塞吸引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滚筒式吸切钳,能够吸引血液的同时,将吸入管内的粘膜、骨质进行切割,保证吸引器的通畅,有效清除手术通路多余组织,提高手术效率,改善打孔效果,方便后续操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滚筒式吸切钳,包括吸引导管、吸引腔盒、支管、阶梯纹接头、尾座接头、细轴杆、滚筒刀、翼板和支撑板,吸引导管为一圆柱管体,其顶端连通有矩形吸引腔盒,吸引腔盒侧壁开设有调速透气槽,吸引腔盒侧壁连通有支管,支管端部固定连接有阶梯纹接头,通过阶梯纹接头与吸引器导气管连接,吸引腔盒顶端螺纹旋入有尾座接头,尾座接头内设有旋转轴,其旋转轴与开颅动力系统马达连接,其中,吸引导管端部内设有滚筒刀,滚筒刀为顶端无封盖的圆柱筒体,滚筒刀直径与吸引导管内径相同,滚筒刀底端开设有内环锯齿,滚筒刀顶端通过支撑板与细转轴端部连接,细转轴位于吸引导管内,细转轴尾端固定连接有翼板,细转轴通过翼板与尾座接头的旋转轴连接;
所述的吸引导管共有五种,分别为直管型和四个底端弯折型,底端弯折型为底端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四个折弯管体,在底端弯折型管体内的滚筒刀位于折弯处上方管体内。
其中,所述的尾座接头由外螺纹套管、转轴、六角旋钮套、卡板、内六角锁紧螺丝、马达对接套、密封轴承和锁紧圈组成,外螺纹套管为前端开设有外螺纹的圆柱管体,外螺纹套管螺纹旋入吸引腔盒顶端内,并与其内部腔体连通,吸引腔盒上方的外螺纹套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六角旋钮套,外螺纹套管顶端开设有豁口,外螺纹套管的豁口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板,两卡板相互平行,两卡板间通过内六角锁紧螺丝锁紧,外螺纹管内的六角旋钮套处设有隔板,隔板中心开设有轴孔,轴孔内插入有转轴,转轴的侧壁设有外螺纹,隔板上下方的转轴上均套有密封轴承,上方密封轴承顶部设有与转轴顶端固定连接的马达对接套,马达对接套内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的马达对接套的对接槽与所连接的开颅动力系统马达的动力轴端形状相同,通过对接槽可插接在开颅动力系统马达的动力轴端,下方密封轴承下端设有螺纹旋入转轴的锁紧圈,锁紧圈下方伸出的转轴端部开设有鸭嘴豁口,鸭嘴豁口端部开设有轴孔,该轴孔直径与细轴杆直径相同,细轴杆尾端插入转轴前端鸭嘴豁口的轴孔内,鸭嘴豁口将细轴杆尾端翼板夹紧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微创通道多余组织较多和不容易清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角度下滚筒式吸切钳,能够吸引血液的同时,将吸入管内的粘膜、骨质进行切割,保证吸引器的通畅,有效清除通道多余组织,提高手术效率,改善效果,方便后续操作,整个装置结构小巧,方便使用,方便拆卸和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健齐,未经肖健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