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5462.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古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10/613;H01M10/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前***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芯、多个导电片及至少一塑胶保护层,其中各个导电片分别串联和/或并联多个电池芯。塑胶保护层以射出成型方式设置在导电片的部分表面,并避免故障的电池芯喷出的电解液接触大面积的导电片,造成电池芯的温度不正常上升,进而导致电池芯烧熔或爆炸的情形发生,并有利于提高电池模块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可避免故障的电池芯喷出的电解液接触大面积的导电片及保护单元,而造成电池芯的温度不正常上升,并有利于提高电池模块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主要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锂高分子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操作电压高、使用温度范围大、无记忆效应、寿命长、可历经多次充放电等优点,并被广泛的使用在可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型电脑、数码相机等,近年来更扩及汽车领域。一般通常会将多个电池芯(Cell)连接,以形成一电池组,并调整各个电池芯的串联和/或并联,使得电池组可输出产品需要的电压。
电池芯的构造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离层及壳体,其中隔离膜将正极材料及负极材料隔开以避免短路,而电解液则设置在多孔隙的隔离膜中,并作为离子电荷的传导工作。壳体用以包覆上述的正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及负极材料,一般而言壳体通常由金属材质所制成。
当电池组的其中一个电池芯故障时,电解液有可能会由电池芯喷出或渗出,并以气体或液体的状态传递到其他的电池芯或导电片。导电片会以热传导的方式由电解液接收热量,进而导致导电片及连接的电池芯的温度不正常的上升,并可能会造成其他正常的电池芯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主要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在导电片和/或保护单元的外表面设置塑胶保护层,藉此对导电片和/或保护单元提供额外的保护。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芯、多个导电片、多个保护单元及塑胶保护层,其中导电片串联电池芯,而保护单元则并联电池芯。塑胶保护层以射出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导电片及保护单元的外表面,其中塑胶保护层完整的包覆保护单元,并包覆导电片的部分区域,以避免故障的电池芯喷出的高温电解液大面积的接触导电片和/或保护单元,进而造成其他正常的电池芯的温度上升。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芯、至少一导电片及塑胶保护层,其中导电片串联和/或并联各个电池芯。塑胶保护层以射出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导电片的部分区域,以避免故障的电池芯喷出的高温电解液大面积的接触导电片,进而造成连接导电片的其他正常的电池芯的温度上升。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芯;多个导电片,分别串联该电池芯;至少一保护单元,连接两个该导电片,使得连接该导电片的该电池芯并联,其中当该保护单元的温度大于一预设温度,或者是通过该保护单元的电流大于一预设电流时,该保护单元将会断开;及至少一塑胶保护层,以射出成型方式设置在该保护单元及该导电片的部分区域。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芯;至少一导电片,并联该电池芯;及至少一塑胶保护层,以射出成型方式设置在该导电片的部分区域。
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保护单元为一温度保险丝、一电流保险丝、一焊锡丝、一单芯铜线、一自复式保险丝或一电阻。
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多个电池芯沿着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以矩阵方式排列,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电池芯的设置方向相反,而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电池芯的设置方向则相同。
所述的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多个固定孔用以容纳及固定电池芯。
所述的电池模块,包括一第一导电片及一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分别并联部分电池芯,并作为电池模块的输出端或输入端,而塑胶保护层设置在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的部分区域。
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导电片串联及并联电池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