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5385.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吴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46 | 分类号: | A61B5/346;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心电图数据,心电图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导联信号;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心电图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心电图数据的分类结果。本公开涉及的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各导联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向量确定各导联信号的权重,以对根据权重获得的目标特征向量进行处理,能够抵抗导联错位对分类结果的干扰,获得高鲁棒性与高准确性的心电图数据的分类结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神经网络计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医学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学科,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医学领域中的一类极为重要的疾病。心血管病在疾病中的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等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其中,心脏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占重要地位的一大类疾病。常见的心脏疾病包括心房颤动、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疾病。
心电图测量了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反映了心脏的电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律失常便捷而又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当前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疗中往往使用12导联(由AVR,AVF,AVL,I,II,III,V1-V6导联构成)的标准心电图,各个导联的波形分别反映心脏的一部分情况。图12示意性示出了12导联心电图的导联信号的示意图。12导联心电图一般由四肢的4个导联电极和胸前的6个导联电极测量得到。当导联电极电线正确连接时,心脏病医生和现有的一些计算机辅助识别系统都能根据心电图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但是,在心电图测量的日常工作中,导联电极电线错接(即导联错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联错位会导致心电图波形出现疾病以外的改变,或者可能使一个导联的波形出现在另一个导联中。导联错位会对心脏病医生以及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心电图对心脏疾病的判断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进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和诊断或者导致对疾病的漏诊,甚至导致临床上错误的处理决定。由于心脏疾病普遍的紧急性和危重性,这种错误的发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具有残差模块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处理,能够获得高准确性和鲁棒性的临床靶区勾画结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心电图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心电图数据,所述心电图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导联信号;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心电图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心电图数据的分类结果;其中包括:对各导联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各导联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向量;根据所述各导联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各导联信号的权重;根据所述各导联信号的所述权重和所述多尺度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心电图数据的目标特征向量;通过防过拟合层和全连接层依次对所述目标特征向量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心电图数据的分类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各导联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各导联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向量,包括:通过预激活模块对各导联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各导联信号的激活向量;通过第一残差模块对所述各导联信号的激活向量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尺度特征向量;通过第二残差模块对所述各导联信号的所述第一尺度特征向量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尺度特征向量;对所述第一尺度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尺度特征向量进行拼接,获得所述各导联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