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水地图及其制作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5101.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祝栋林;赖锡军;戴玉玲;贺含悦;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陈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水地 及其 制作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水地图及其制作显示方法,该城市水地图的制作显示基于GIS技术、遥感技术、BIM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并结合数据信息平台下载、实地勘测踩点并结合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实时基础信息,采用地类分析、污染分析、关键节点分析和流域分析对上述实时基础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依次进行城市水地图底图和初版城市水地图制作,并在初版城市水地图上进行地图效果补充得到终版城市水地图。该终版城市水地图不仅能够有效显示河流位置,并能够对河流污染、河流流向、河流淤积节点等属性进行可视化;此外还可从大范围整体上对河道、流域、湿地流通性、河流污染及可能存在的污染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河道及流域治理方案的探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水地图及其制作显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线监测城市河道及流域污染的城市水地图及其制作显示方法,属于可视化地图及其制作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深,城市水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水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水地图是指以可视化地图的形式实现对城市河道及流域的监测以及综合治理。目前现有的城市河道及流域监测治理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尽管大部分地图上能有效地显示河流位置,但河流污染、河流流向、河流淤积节点等属性的可视化仍然较为缺乏;
(2)目前河道流域等的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较小,缺乏从大范围整体上对河道、流域、湿地流通性、河流污染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流域治理方案的探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城市河道及流域监测治理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水地图及其制作显示方法,其能够实现城市河道和流域的现状可视化并为综合治理河道和流域的方案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水地图制作显示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S1、收集数据:通过遥感技术、GIS技术、数据信息平台下载、实地勘测踩点并结合文献资料获得研究区域内的基础数据;
S2、数据预处理:对S1步骤中所得基础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该数据分析包括地类分析、污染分析、关键节点分析和流域分析;
S3、地图整体设计:包括
a.城市水地图底图制作:利用GIS技术获取研究区域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同时基于地类分析结果并将地类属性信息导入相应Shape的属性表中,在建立相应的点、线和面图层中导入S1步骤中所得基础数据;利用BIM技术建立研究区域建筑数据信息模型;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研究区域三维信息;将上述数据信息进行结合还原出研究区域的仿真三维模型作为城市水地图底图;和
b.初版城市水地图制作:利用研究区域DEM数据还原河道原始三维网络数据,基于ArcGIS在前述a步骤中所得的城市水地图底图上将该河道原始三维网络数据与河道现状三维网络数据进行叠加和对比分析,并将S2步骤中污染分析、关键节点分析和流域分析实时结果叠加至上述城市水地图底图,得到初版城市水地图;
S4、地图效果补充:对S3步骤中所得初版城市水地图进行颜色填充和排版设计,得到终版城市水地图。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S1步骤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河道及流域的平面信息、河道及流域的纵面信息、城市污水直排分布网信息、城市雨水口分布网信息、人口和产业密集区信息、与河道连通的水体交界点信息、遥感影像数据信息和DEM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潜水泵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