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含钨废料制备APT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732.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良;胡庆民;周孔臣;贺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嘉鹭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料 制备 apt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含钨废料制备APT的方法,包括:(1)将含钨废料与氨水混合,以便得到混合浆液;(2)将所述混合浆液进行高压氧浸处理,以便得到反应浆料;(3)将所述反应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以便得到滤渣和滤液;(4)将所述滤液进行浓缩,以便得到粗制APT。由此,该方法可以将含钨废料中的钨元素转化为APT,有效利用了含钨废料中的钨资源,钨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对含钨废料中钴含量没有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钨废料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含钨废料制备APT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牙齿”。随着钨矿的日益开采,钨矿资源储量日益缩减,钨二次资源回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钨废料成分复杂多样,钨的存在状态难以确定,处理难度大。现有技术中钨废料回收的方法主要有“锌熔法”、“硝石熔炼法”以及“焙烧碱浸法”。
然而,这些回收方法存在着各种缺陷。例如,“锌熔法”是基于锌和硬质合金中的粘结相金属(钴、镍)可以形成低熔点合金,使粘结金属从硬质合金中分离出来,与锌形成锌-钴固熔体合金液,从而破坏了硬质合金的结构,致密合金变成松散状态的硬质相骨架,而锌不会与各种难熔金属碳化物反应,从而达到回收钨的目的。然而,此方法只适用于处理钴含量低于10wt%的硬质合金,电耗高,锌蒸汽回收设备要求高,锌挥发污染大。“硝石熔炼法”是利用硝石作为氧化剂,在高温状态下使钨废料中的碳化钨转化为钨酸钠,而其他杂质元素氧化成其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达到回收钨的目的。然而,此方法工艺流程长,所用原辅料昂贵,生产成本高,并且排出的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后续APT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也多,原辅材料损耗大。“焙烧碱浸法”中钨废料经过氧化焙烧转化为氧化钨,氧化钨碱浸反应生成钨酸钠,达到回收钨的目的。然而,此方法处理过程中焙烧设备结炉严重,渣含钨高,回收率低,二次渣处理成本高,而且后续经传统冶金过程生产AP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多,原辅材料损耗大。
因此,现有的钨废料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含钨废料制备APT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含钨废料中的钨元素转化为APT,有效利用了含钨废料中的钨资源,钨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对含钨废料中钴含量没有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含钨废料制备APT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1)将含钨废料与氨水混合,以便得到混合浆液;
(2)将所述混合浆液进行高压氧浸处理,以便得到反应浆料;
(3)将所述反应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以便得到滤渣和滤液;
(4)将所述滤液进行浓缩,以便得到粗制APT。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含钨废料制备APT的方法通过将含钨废料与氨水混合进行氨溶,其中氨水含量根据钨含量决定,而与含钨废料中其他元素无关,相对于现有的锌熔法根据含钨废料合金中钴含量添加锌块,钴含量越高,则需添加的锌块也越多,本发明采用的氨溶法较锌溶法在同等设备下处理量大、成本低,同时本方法将氨溶后的混合浆液进行高压氧浸反应,避免了传统火法工艺焙烧炉结炉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然后对高压氧浸得到的反应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和浓缩,得到粗制APT。由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将含钨废料中的钨转化为钨酸铵,有效利用了含钨废料中的钨资源,使得含钨废料中的钨回收率提高至95%以上,该方法对含钨废料中的钴含量没有限制,对钴含量高于10wt%的含钨废料同样适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从钨废料熔炼渣中回收硫酸钴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含钨废料中油分含量不高于0.5wt%,水分含量不高于0.5wt%,粒径不低于6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嘉鹭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嘉鹭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