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及负载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04511.7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刘子宽;刘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A47J31/52;A47J31/58;A61L2/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负载 识别 家用电器 方法 | ||
1.一种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包括底座、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底座的上侧面设有第一安装位及第二安装位,底座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及均与供电电源电性相连并受控制器控制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一负载内设第一用电元件及第一传感器;第二负载内设第二用电元件及第二传感器,且第二传感器与第一传感器不是相同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具有相同物理规格,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设有相同的电源引脚和信号引脚;
第一耦合器包括设在第一安装位上的第一下耦合器和设在第一负载的底部的第一上耦合器,第一下耦合器的电源引脚、第一上耦合器的电源引脚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及第一用电元件电信相连,第一上耦合器的信号引脚、第一下耦合器的信号引脚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及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口电性相连;
第二耦合器包括设在第二安装位的第二下耦合器和设在第二负载底部的第二上耦合器,第二下耦合器的电源引脚、第二上耦合器的电源引脚分别与第二控制开关及第二用电元件电信相连,第二上耦合器的信号引脚、第二下耦合器的信号引脚分别与第二传感器及控制器的第二数据端口电性相连;
控制器分别根据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的检测结果识别第一负载、第二负载是否准确安放在第一安装位及第二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均具有5个引脚,第1引脚或第2引脚设为信号引脚,第3-5引脚均相同为电源引脚,其中第3引脚接地、第4引脚接电源火线及第5引脚接电源零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上耦合器的第2引脚与第一传感器电性相连,第一下耦合器的第2引脚与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口电性相连;第二下耦合器的第2引脚与控制器的第二数据端口电性相连,第二上耦合器的第2引脚与第二传感器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耦合器的第1引脚的悬空设置,而第二负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二上耦合器的第1引脚与第二负载内的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第二下耦合器的第1引脚与控制器的第三数据端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均是可控硅或继电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是水位检测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为单片机、DSP芯片或FPGA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所采用的负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检测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时对应判断安放在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的为第一负载/第二负载;
当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检测不到任何传感器信号,控制器判断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没有安放任何负载;
当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检测到传感器信号但判断此传感器信号不是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发出时,控制器判断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所安放的不是第一负载/第二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负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当控制器判断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所安放的是第一负载/第二负载时,控制器才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导通让供电电源通过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给第一用电元件/第二用电元件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负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醒负载识别结果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5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