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035.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祥;牛国营;朱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司机 遮阳 安装 定位 调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括结构架;连接于所述结构架下部的下转臂;所述下转臂的下端安装有能够调节测量方向的红外测距仪;所述下转臂的中部位置安装有红外十字定位探头,所述红外十字定位探头发射的红外十字光纤朝向司机室遮阳帘机构的前侧;所述下转臂的下端装配有三向云台;所述红外测距仪通过所述三向云台与所述下转臂活动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仪通过所述三向云台调整测量方向。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机构在多维空间的定位调整,有效提高质量稳定性,经过相应试验证明合格率达到100%,并且操作人员不用再往复到其他车间进行返修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车组遮阳帘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司机室遮阳帘由于处于车头特殊空间内,整体结构复杂,调整时各个环节会由于相对位置变化而产生相互影响,难以精准定位,安装调整后无法及时检验,调试阶段经常出现由于调整不够精细,遮阳帘电动时卡滞,需要施工人员到调试场地进行内装部件拆卸后对遮阳帘重新进行调整施工,对人力物力造成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确定遮阳帘和安装环境的关系、提高调整效率、通过提升测量手段提高调整精度和质量的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
结构架,该装置通过所述结构架装配于动车组司机室的遮阳帘机构后侧;
连接于所述结构架下部的下转臂;
所述下转臂的下端安装有能够调节测量方向的红外测距仪;
所述下转臂的中部位置安装有红外十字定位探头,所述红外十字定位探头发射的红外十字光纤朝向司机室遮阳帘机构的前侧;
该装置还包括:
集成于所述结构架上的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与司机室遮阳帘机构电性连接以驱动遮阳帘机构的遮阳帘沿滑道滑动;
所述下转臂的下端装配有三向云台;
所述红外测距仪通过所述三向云台与所述下转臂活动连接;
所述红外测距仪通过所述三向云台调整测量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支臂、以及固连于所述横支臂两端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左挂臂和右挂臂;
所述左挂臂和右挂臂远离所述横支臂一端的端部固连有具有安装槽的挂装件;
所述结构架通过所述挂装件与司机室遮阳帘机构装配;
所述横支臂的下方的中部位置通过连接角铝装配有所述下转臂;
所述连接角铝被配置为具有至少两个接触面的结构;
所述连接角铝的两个接触面分别与横支臂和下转臂接触并通过紧固螺栓紧固;
所述横支臂、左挂臂、右挂臂、下转臂均采用40*40铝型材;
且所述横支臂、左挂臂、右挂臂、下转臂均沿其长度方向预制型材槽。
进一步的,所述横支臂的型材槽的中部位置嵌装有水平测量仪。
进一步的,所述三向云台包括与所述下转臂连接的第一分体、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分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分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分体下端并与所述第二分体形成为铰接连接结构的第三分体;
所述红外测距仪与所述第三分体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