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326.6 | 申请日: | 201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柯柏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柏友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70;A61M37/00;A61N2/08;A61P9/12;A61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磁疗 何首乌 野菊花 安全无毒副作用 中药 脚底涌泉穴 动脉硬化 肚脐 负面影响 特效中药 显著疗效 养心安神 药物透皮 直接食用 中药配方 中药原料 重量份数 山楂 穴位 臭梧桐 决明子 罗布麻 神阙穴 熟地黄 夏枯草 银杏叶 用药量 炙黄芪 天麻 丹参 党参 川芎 磁片 甘草 精省 配伍 贴敷 药性 益气 中草药 制备 施用 高血压 吸收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特效中药降压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分:炙党参5~10份、炙黄芪5~10份、熟地黄5~10份、何首乌6~12份、罗布麻10~15份、豨莶草10~15份、银杏叶15~25份、野菊花10~15份、臭梧桐8~12份、夏枯草8~12份、决明子10~20份、天麻10~15份、山楂8~12份、川芎5~10份、丹参5~10份、甘草5~10份。本发明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配伍合理,贴敷于脚底涌泉穴及肚脐神阙穴的穴位处,辅以磁片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能充分发挥各中草药的药性,对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还可益气补中,养心安神,抗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对例外调节的适应能力。并有施用方便,避免直接食用药物给患者带来的药物负面影响,用药量精省。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也成了当今社会的常见病症,是目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会引起心、脑、肾等多脏器损伤,导致出现心脏病、脑出血、肾脏病等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呈不断上升趋势,有研究学者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高血压患病率将达到29%,它已成为人类健康面临的“头号杀手”。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仍以西药为主,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才能稳定血压,但是患者的症状不能完全改善,且西药作用途径单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产生许多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小伤害。
中医治疗高血压分为口服中药和外敷中药,其中外敷中药因其方法简单、适用人群广而备受患者欢迎。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外敷中药治疗高血压贴敷中药效果也比较好,现有贴敷人体足底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贴大都采用药膏或药块制作,靠与皮肤相接触的药膏或药块将中药成分渗透入人体穴位达到治疗目的。采用药膏或药块的降压贴虽然便于制作和使用,但药膏或药块对皮肤的渗透能力较弱,疗效较慢,使用效果不是很完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制备得到的中药贴通过穴位用药,根据我国传统中药理论制成,通过磁场作用,能促进透皮吸收,不仅渗透力较好,药效容易发挥,通过磁场,更好的激活打通经络,从而实现降压降脂的目的。而且患者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用药量精省。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特效中药降压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分:炙党参5~10份、炙黄芪5~10份、熟地黄5~10份、何首乌6~12份、罗布麻10~15份、豨莶草10~15份、银杏叶15~25份、野菊花10~15份、臭梧桐8~12份、夏枯草8~12份、决明子10~20份、天麻10~15份、山楂8~12份、川芎5~10份、丹参5~10份、甘草5~10份。
各种中药药理作用如下:炙党参、炙黄芪、熟地黄、何首乌补肝脾益精血,滋阴降压;罗布麻、豨莶草、银杏叶、野菊花、臭梧桐、夏枯草、天麻、决明子清肝明目,清热泻火,平肝潜阳,凉血降压;山楂、川芎、丹参、活血降脂降压。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
本发明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配伍合理,贴敷于脚底涌泉穴及肚脐神阙穴的穴位处,辅以磁片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能充分发挥各中草药的药性,对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还可益气补中,养心安神,抗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对例外调节的适应能力。并有施用方便,用药量精省。避免直接食用药物给患者带来的药物负面影响,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磁疗中药降压贴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分:炙党参10份、炙黄芪10份、熟地黄10份、何首乌12份、罗布麻15份、豨莶草15份、银杏叶25份、野菊花15份、臭梧桐12份、夏枯草12份、决明子20份、天麻15份、山楂12份、川芎10份、丹参10份、甘草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柏友,未经柯柏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血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亚健康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