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3307.3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山;尹强;王和平;刘有;杨峙岳;冯朝阁;邸帅;卢道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42 | 分类号: | H04L51/42;H04L51/0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邮件 发送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邮件发送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获取邮件内容和邮件基本信息,所述邮件内容包括元数据信息和结果集的值;根据所述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内容解析器,并通过所述目标内容解析器对所述结果集的值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中间对象;按解析顺序对所述中间对象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中间对象插入预设结构中,得到邮件正文;基于所述邮件基本信息对所述邮件正文进行发送。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邮件发送功能开发过程中、开发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业正在逐步向金融科技(Fintech)转变,但由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子邮件(简称E-mail)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具有简易、快速的特点。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可以实现各类信息的传送、接收、存贮等处理,将邮件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因此,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沟通方式。
目前,应用程序在发送邮件的过程中,会先获取需发送的应用数据,然后将原始格式的应用数据转换成邮件客户端可接收的结构化数据,得到邮件内容,进而根据部署环境中邮件服务提供方的实际情况,将邮件投递信息和邮件内容以规定的格式通过规定的接口传输给邮件客户端。由于各邮件客户端可接收的数据格式不尽相同,在对应用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时,虽然有较为通用的格式集中转换的工具,但考虑到一个应用程序真正使用到的数据类型极为有限,引入通用的工具反而使应用的逻辑更加复杂,因此目前一般还是由应用程序反复实现相应的逻辑,从而造成开发人力的浪费、开发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邮件发送功能开发过程中、开发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方法,所述邮件发送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获取邮件内容和邮件基本信息,所述邮件内容包括元数据信息和结果集的值;
根据所述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内容解析器,并通过所述目标内容解析器对所述结果集的值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中间对象;
按解析顺序对所述中间对象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中间对象插入预设结构中,得到邮件正文;
基于所述邮件基本信息对所述邮件正文进行发送。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获取邮件内容和邮件基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获取作业编号ID、用户名和邮件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作业ID、所述用户名和预先配置的根目录生成结果集路径,并根据所述结果集路径获取邮件内容。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内容解析器,并通过所述目标内容解析器对所述结果集的值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中间对象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为图片,则确定对应的目标内容解析器为图片内容解析器;
通过所述图片内容解析器从所述元数据信息中获取图片格式,并将所述结果集的值还原成与所述图片格式对应的图片数据;
调用预设构造函数对所述图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处理对象和预设图片标签格式,生成对应的图片标签,并将所述图片标签作为中间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