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042.7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磊;潘浩;古文哲;刘成勇;宋天奇;张新福;李超;刘治成;秋丰岐;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B33/13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充填 钻进 钻孔 采煤工作面 第二开孔 第一开孔 关键层 下放 采空区侧 采煤工艺 地面注浆 水泥固井 预定距离 钻孔成孔 钻孔结构 钻孔施工 回采 裂隙 松散层 注浆管 采动 充填 管护 孔身 两组 裸孔 实管 拐弯 地表 滞后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在采煤工作面开采边界外的上覆地表布置两组注浆充填钻孔,该孔身结构为三开结构,分两次钻进;第一次钻进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底位于松散层下5m处,下放一开实管,第二开孔底位于主关键层下10m处,下放二开实管护壁,全段采用水泥固井;b.按照采煤工艺回采采煤工作面,当注浆充填钻孔滞后工作面预定距离时,进行第三开裸孔钻进,其先钻进至主关键层下10m处,而后向采空区侧拐弯钻进,直至基本顶下方;c.钻孔成孔后,连接注浆管与注浆充填钻孔,对裂隙带下方的垮落带进行注浆充填。本发明降低了注浆充填钻孔施工难度和增加注浆充填钻孔存留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适用于在采动过程中,钻进注浆充填钻孔并进行垮落带注浆。
背景技术
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就是在煤层开采后由地面通过注浆充填钻孔向采空区垮落带内注入浆体,从而实现处理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多种固体废弃物的目的,然而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进而产生大量的竖向破断裂隙和横向层间裂隙,使其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的施工难度明显增加;同时,在一定时期内,采场覆岩处于不间断的运移状态,势必影响钻孔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注浆充填钻孔存留的时间,影响浆体充填量。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以实现降低注浆充填钻孔施工难度和增加注浆充填钻孔存留时间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需要在采煤工作面开采边界外的上覆地表布置两组注浆充填钻孔,该注浆充填钻孔的孔身结构为三开结构,分两次钻进;第一次钻进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底位于松散层下5m处,下放一开实管,全段采用水泥固井,第二开孔底位于主关键层下10m处,下放二开实管护壁,全段采用水泥固井;
b.按照采煤工艺回采采煤工作面,当注浆充填钻孔滞后工作面预定距离时,进行第三开裸孔钻进,其先钻进至主关键层下10m处,而后向采空区侧拐弯钻进,直至基本顶下方;
c.钻孔成孔后,连接注浆管与注浆充填钻孔,对裂隙带下方的垮落带进行注浆充填。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注浆充填钻孔位于采煤工作面开采边界外20~50m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注浆充填钻孔的排距为浆体的扩散半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注浆充填钻孔滞后工作面的距离为三个周期来压步距。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开实管采用螺旋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开实管采用无缝钢管。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通过将地面注浆充填钻孔布置在采场采动影响范围之外,既避免了在破碎岩层中钻进注浆充填钻孔,降低了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的施工难度,又使得注浆充填钻孔的存留时间大幅度提升,增强充填注浆量。本发明实施难度小,施工成本低,对现场地面钻孔钻进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能够有效解决现场钻孔钻进难和钻孔无法保留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煤工作面开采边界外上覆地表注浆充填钻孔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煤工作面开采边界外上覆地表注浆充填钻孔的A-A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