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褐飞虱的生物杀虫剂及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2723.1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穆罕默德;李振方;王杰;曾任森;宋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44;A01P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褐飞虱 生物 杀虫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褐飞虱的生物杀虫剂,包括吡虫啉以及水,所述生物杀虫剂进一步包括瓜氨酸以及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褐飞虱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生物杀虫剂喷洒大米植物,其中,所述生物杀虫剂包括吡虫啉;水;以及瓜氨酸和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外源精氨酸和瓜氨酸添加,从而可以增加抗药性昆虫(褐飞虱)体内一氧化氮(NO)合成酶的活性和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抑制主要脱毒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进而增加昆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褐飞虱的生物杀虫剂及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害虫大大降低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全球变暖的许多地区,它们的影响将增加。虫害不仅是由个直接虫害引起的,也是由间接植物病害传播引起的。更糟糕的是,一些昆虫,如蚊子、跳蚤、虱子和采采蝇,是许多人和动物种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目前,化学合成杀虫剂是主要的害虫防治方法和种媒介生物防治方法。然而,它们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更糟糕的是,在强大的选择压力下,害虫种群可以迅速进化出种抗药性。据报道,全世界有超过550种昆虫和相关节肢动物对330 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
褐飞虱(bph)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稻害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防治bph最重要的杀虫剂。不幸的是,bph对吡虫啉(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田间种群达到 135.3-301.3倍,而实验室达到1424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褐飞虱的生物杀虫剂及防治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褐飞虱的生物杀虫剂,包括吡虫啉以及水,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瓜氨酸以及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瓜氨酸或所述精氨酸在所述生物杀虫剂中的浓度均为0.1~1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瓜氨酸或所述精氨酸在所述生物杀虫剂中的浓度均为0.5~1mM。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褐飞虱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生物杀虫剂喷洒大米植物,其中,所述生物杀虫剂包括吡虫啉;水;以及瓜氨酸和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瓜氨酸或所述精氨酸在所述生物杀虫剂中的浓度均为0.1~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外源精氨酸和瓜氨酸添加,从而可以增加抗药性昆虫(褐飞虱)体内一氧化氮(NO)合成酶的活性和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抑制主要脱毒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进而增加昆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将敏感虫及抗病虫用不同瓜氨酸人工喂养,然后暴露于吡虫啉中的存活率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将敏感虫及抗病虫用不同精氨酸人工喂养,然后暴露于吡虫啉中的存活率图。
图3-9是本发明实施例将敏感虫及抗病虫用的不同代谢产物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2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