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界面RFID技术的电力智能锁具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616.7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皓;张鋆;仝杰;王兰若;雷煜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界面 rfid 技术 电力 智能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双界面RFID技术的电力智能锁具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锁具的RFID芯片与在其识别区域内的手持终端RFID模块建立射频传输通道;
所述RFID芯片接收所述手持终端RFID模块通过所述射频传输通道写入的配置命令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唤醒信号,将所述唤醒信号通过I2C通信接口传输至智能锁具的MCU;
MCU接收到唤醒信号后,通过所述I2C通信接口读取所述配置命令数据,并根据预设规则解析数据,生成开锁指令,发送至智能锁具的锁闭装置;
所述锁闭装置接收到开锁指令,解除闭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FID芯片与在其识别区域内的手持终端RFID模块建立射频传输通道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有权限的系统平台对所述手持终端进行允许对特定的电力智能锁具控制的授权,在所述手持终端中写入相应的KEY。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I2C接口连接的SCL引脚初始化状态下置为高电平;
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命令数据时,所述SCL引脚跳转为低电平,生成RF通信中断指示信号,即所述唤醒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前,所述MCU处于低功耗的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命令数据中包括所述手持终端的KEY;
所述MCU解析所述配置命令数据,获得开锁指令以及KEY;
所述MCU对所述手持终端的KEY的权限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执行所述开锁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手持终端RFID模块在通过所述射频传输通道写入的配置命令数据前,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算法对所述配置命令数据进行加密;
在所述MCU通过所述I2C通信接口读取所述配置命令数据后,根据预先约定的解密算法对加密的配置命令数据进行解密,获得所述配置命令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RFID芯片、MCU以及锁闭装置的智能锁具的供电方式包括:
通过内置锂电池的电源模块供电;和/或
通过在所述智能锁具所安装在的电力装置中获得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具的供电电源电量耗尽时,利用无线充电设备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所述智能锁具进行应急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NB-IoT/GSM模块将所述智能锁具的状态实时上报至云端系统平台。
9.一种基于双界面RFID技术的电力智能锁具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锁具以及手持终端;所述智能锁具包括RFID芯片、MCU以及锁闭装置;
所述RFID芯片用于识别在其识别区域内的手持终端RFID模块,并与所述手持终端的RFID模块建立射频传输通道;
所述RFID芯片用于接收所述手持终端RFID模块通过所述射频传输通道写入的配置命令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唤醒信号;所述RFID芯片将所述唤醒信号通过I2C通信接口传输至所述MCU;
所述MCU接收到唤醒信号后,通过所述I2C通信接口读取所述配置命令数据;所述MCU用于根据预设规则解析数据,生成开锁指令,并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所述锁闭装置;
所述锁闭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锁指令解除闭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有权限的系统平台对其授权,获得对特定的电力智能锁具控制授权;所述手持终端在获得授权后将相应的KEY写入手持终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6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