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踢脚线凿除机及其对暗贴踢脚线凹槽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541.2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庞慧超;胡阳斌;史洲洋;时东健;王乃坤;杨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27/06;B24B47/12;B24B47/22;B24B55/02;B24B41/02;B24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王同胜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踢脚线凿 及其 暗贴踢脚线 凹槽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踢脚线凿除机,包括推动把手、推行轨道、滚动滑轮、打磨片组、转轴、外接水管、传送皮带、器具支架、电机、水箱、阀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踢脚线凿除机对暗贴踢脚线凹槽的处理方法,首先,将所述推行轨道放置与墙平行并调整至距离墙边适当间距,将所述踢脚线凿除机放置于所述推行轨道上;调节所述转轴,使所述打磨片组进行下移,直至精确放置在踢脚线高度范围内,固定所述转轴;最后接通电源,推动所述把手进行作业,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送皮带带动所述转轴的转动进行转动,使所述打磨片组打磨踢脚线。结构简单,可快速装拆,省时省力,环境污染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踢脚线电动剔除器,特别是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将原有明贴踢脚线抹灰墙体改为一种踢脚线凿除机及其对暗贴踢脚线凹槽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业主对办公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人性化,多数业主对于细节的要求越来越关注,最近几年,建筑业尤其是民用建筑行业交房标准越来越严格,大多数采用简装交房,由于生活习惯和家具摆放等生活使用因素的影响,多数业主对于室内踢脚线的要求比较关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前期设计很少考虑如此细节的施工点,往往不会明确踢脚线的施工方法,因此在施工时多采用明贴踢脚线考虑室内墙体抹灰,而等到精装修样板形成后,邀请小业主进行样板验收时,在小业主提出要更改成暗贴踢脚线的时候,大面积的室内墙体抹灰已经施工完毕,在这种情况下,再重新剔凿抹灰墙体底部20cm-30cm范围内的抹灰层时会产生大量的人工和材料返工,传统技术中,需要将已经抹灰到底的墙面抹灰进行二次剔凿和切割,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工人用切割工具进行分割再用电锤进行凿除。该方法施工速度慢,效率低,噪音大,污染严重。问题及隐患,在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暗贴施工前需要对墙体抹灰工程进行修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踢脚线凿除机及其对暗贴踢脚线凹槽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踢脚线凿除机,包括推动把手、推行轨道、滚动滑轮、打磨片组、转轴、外接水管、传送皮带、器具支架、电机、水箱、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把手固定连接在所述器具支架的底部,所述器具支架底部四角分别通过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滚动滑轮,所述打磨片组与所述转轴下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端设有皮带轮,所述传送皮带套设在所述皮带轮和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主动带轮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器具支架侧壁,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器具支架上侧,所述水箱底部设置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外接水管一端连通,所述外接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打磨片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器具支架上设有启动/停止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下部设有可调节高度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片组两侧上部的骨架上安装所述外接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高度构件为螺旋丝杠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高度构件为导轨滑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踢脚线凿除机对暗贴踢脚线凹槽的处理方法,
首先,将所述推行轨道放置与墙平行并调整至距离墙边适当间距,将所述踢脚线凿除机放置于所述推行轨道上;接下来,调节所述转轴,使所述打磨片组进行下移,直至精确放置在踢脚线高度范围内,固定所述转轴;最后接通电源,所述电机开始作业,推动所述把手进行作业,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送皮带带动所述转轴的转动进行转动,使所述打磨片组打磨踢脚线。
进一步地,所述C步骤的打磨过程中,所述外接水管接通所述水箱进行通水降温湿润,并在通水过程中使用所述阀门进行水流的控制。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机械构件的组合,以适用于踢脚线下部粘贴空间墙体的打磨,结构简单,可快速装拆,省时省力,环境污染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地雷达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粗燃气净化喷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