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元素录井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1276.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施强;王志战;梁波;王崇敬;唐诚;蒲万通;周大鹏;杨旭东;曲文波;谭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47/00;E21B47/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元素 水平 地质 导向 方法 | ||
一种基于元素录井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获取目标水平井的地质元素数据;步骤2.建立目标水平井纵向的特征元素与相关元素的比值数据;步骤3.获得目标水平井的目的层与非目的层的地质元素差异数据;步骤4.沿着目标水平井的设计轨迹建立目标水平井的地质元素初始模型,预测出沿着目标水平井设计轨迹的地质元素变化数据;步骤5.对目标水平井进行实钻,获取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将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与预测的地质元素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与预测的地质元素数据趋于一致。它能够准确判断出井底钻头位置,成功识别出隐蔽断层,从而可靠的指导钻进轨迹的及时、可靠调整,保障钻进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勘探开发技术,具体是一种水平井钻进用的地质导向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技术领域中,实施水平井钻进是提高油气层暴露率、增加单井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随钻测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广泛用于水平井的钻进过程中。例如页岩气水平井开发中所开展的随钻伽马测井技术,其利用随钻的自然伽马数据与邻井或导眼井的对比,开展地层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出井底的钻头位置,以指导钻进轨迹。
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变化大的地质环境中,特别是存在隐蔽断层发育的情况下,单纯利用随钻测井技术是难以判断井底钻头位置的,这会造成优质储层钻遇率降低,甚至工期延误、填井的事件,进而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碳酸盐岩油气藏属于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变化大的地质环境,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由于自然伽马值低,而且基本无变化,伽马可参考性不大,在水平井钻进中造成井底钻头位置判断困难,无法指导水平井可靠钻进实施的技术难题,有必要对此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存在隐蔽断层发育的地质环境特殊性,提供一种基于元素录井而能够准确判断出井底钻头位置、成功识别出隐蔽断层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元素录井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所述地质导向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 获取目标水平井的地质元素数据;
步骤2. 通过获取的地质元素数据,建立目标水平井纵向的特征元素与相关元素的比值数据;
步骤3. 通过目标水平井的目的层段上、下围岩地质元素变化数据,获得目标水平井的目的层与非目的层的地质元素差异数据;
步骤4. 采用建模技术,沿着目标水平井的设计轨迹建立目标水平井的地质元素初始模型,预测出沿着目标水平井设计轨迹的地质元素变化数据;
步骤5. 对目标水平井进行实钻,实钻过程中获取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将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与预测的地质元素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出井底钻头所处位置,调整地质元素模型,使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与预测的地质元素数据趋于一致。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1所述的地质元素数据获取是通过目标水平井的邻井或直井的随钻元素录井而实现。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2所述的比值数据为比值曲线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3所述的目的层段上、下围岩地质元素变化数据为目的层段上、下围岩地质元素变化曲线数据,所述目的层段上、下围岩地质元素变化数据是以测井和/或气测的方式获得。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3所述的目的层与非目的层的地质元素差异数据包括了单一元素之间的差异数据和地质元素组合之间的差异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4所述的沿着目标水平井设计轨迹的地质元素变化数据为沿着目标水平井设计轨迹的地质元素变化曲线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步骤5所述的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数据为随钻实测的地质元素曲线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