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烷裂解制氢耦合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1218.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6 | 分类号: | C01B3/26;C01B32/4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烷 裂解 耦合 co base sub | ||
1.一种甲烷裂解制氢耦合CO2还原的化学链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甲烷裂解制氢
将甲烷和NixFe3-xO4-Ca2FeyAl2-yO5催化载氧体接触,进行甲烷裂解制氢反应,获得氢气,以及沉积有纳米碳的还原催化载氧体;所述的NixFe3-xO4-Ca2FeyAl2-yO5催化载氧体包括Ca2FeyAl2-yO5基底以及分散在Ca2FeyAl2-yO5基底中的纳米NixFe3-xO4颗粒;x为0.2~1,y为0.4~2;
步骤(2):二氧化碳还原
沉积有纳米碳的还原催化载氧体中通入二氧化碳,进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再生得到NixFe3-xO4-Ca2FeyAl2-yO5催化载氧体,并联产得到C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制氢反应温度为700-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制氢反应温度为750-8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制氢反应温度为750-8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时间为10~3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时间为15~2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温度为750-9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温度为800~9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温度为800-85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反应时间为20~65min。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进行步骤(1)和步骤(2);且在每个循环周期的步骤(1)中产出氢气;在每个循环周期的步骤(2)中产出CO。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Ca2FeyAl2-yO5基底具有六边形晶相。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0.4~0.6,y为1.4~1.8。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NixFe3-xO4颗粒的晶粒大小为10-30nm;Ca2FeyAl2-yO5基底的颗粒大小为40-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