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01075.8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秦前波;张细才;谢盛;庄诗鸿;张堪培;汤顺洪;方进波;杜继;李彬朝;张雷;黄宇帆;沈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平面 框架 永久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做旋挖桩支护墙(1),包括施工现场旋挖桩及桩顶冠梁、连梁的施工;
S2、施做立柱桩(17)和竖向承载桩(5),立柱桩(17)的基底以上部分均为空桩,基底以下均为实桩;
S3、基坑开挖至第一道支撑(4)底,基坑向下开挖至第一道支撑(4)底后,施工第一道支撑(4);
S4、待第一道支撑(4)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继续开挖基坑至第二道支撑(19)底,施工第二道支撑(19);
S5、重复S4工序,依次施工第三道支撑(16)和第四道支撑(7),直至开挖至基坑底部;所述第一道支撑(4)至第四道支撑(7)均为钢筋混凝土支撑;
S6、基坑底部施工,在竖向承载桩(5)底部施工桩顶冠梁、水平结构板(3)、永久支撑结构垫层以及地下室底板(10)垫层;浇注永久支撑底板、地下室底板(10)及部分地下室侧墙(13),地下室底板(10)连接旋挖桩支护墙(1)上通过预先设于旋挖桩支护墙(1)上的植筋,并向上施工水平结构板(3)以及永久支护结构墙(2),浇注地下室负二层顶板(11)以及地下室负一层顶板(12),旋挖桩支护墙(1)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之间留有空腔,旋挖桩支护墙(1)与地下室之间填充回填土并浇注500mm厚混凝土板(9);回填土为密实砂;
S7、待永久支护结构中板(14)和地下室负二层顶板(11)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施工水平结构板(3)、永久支护结构墙(2)以及永久支护结构中板(14),浇注地下室负一层侧墙和地下室负一层顶板(12);永久支护结构墙(2)与旋挖桩支护墙(1)之间留有空腔,旋挖桩支护墙(1)与地下室负一层侧墙之间填充回填土并浇注500mm厚混凝土板(9);
S8、拆除第四道支撑(7),施工水平结构板(3)、永久支护结构墙(2),浇注永久支护结构顶板(15),旋挖桩支护墙(1)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之间留有空腔;水平结构板(3)与永久支护墙之间一体成型,水平结构板(3)与旋挖桩支护墙(1)通过预设的植筋连接;
S9、待水平结构板(3)、永久支护结构墙(2)以及永久支护结构顶板(15)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依次向上拆除第三道支撑(16)至第一道支撑(4),并在旋挖桩支护墙(1)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之间继续向上施做若干水平放置的水平结构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旋挖桩支护墙(1)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之间填充回填土,且分层夯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排设置的旋挖桩支护墙(1)以及竖直设置于旋挖桩支护墙(1)一侧的永久支护结构墙(2),永久支护结构墙(2)与旋挖桩支护墙(1)之间通过若干水平放置的水平结构板(3)连接,所述永久支护结构墙(2)的底部设有竖向承载桩(5),所述竖向承载桩(5)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之间设有桩顶冠梁(6),桩顶冠梁(6)与旋挖桩支护墙(1)之间浇注有永久支护结构底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桩支护墙(1)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之间填充有回填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支护结构墙(2)背向旋挖桩支护墙(1)的一侧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地下室底板(10)、地下室负二层顶板(11)、地下室负一层顶板(12)以及竖直设置的地下室侧墙(13);永久支护结构墙(2)与地下室侧墙(13)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回填土,回填土为密实砂;地下室底板(10)、地下室负二层顶板(11)、地下室负一层顶板(12)外伸出地下室侧墙(13)的一端为混凝土板(9),混凝土板(9)与永久支护结构墙(2)抵触,形成不动铰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支护结构墙(2)连接混凝土板(9)的另一侧设有与旋挖桩支护墙(1)连接的永久支护结构中板(14),所述地下室负一层顶板(12)上设有与旋挖桩支护墙(1)连接的永久支护结构顶板(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工程勘察院,未经广东省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0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