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00926.7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张智闵;连政汉;蒋华;束文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R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淋病 球菌 荧光 定量 pcr 方法 相应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巧妙的应用了特异性的基因检测区分淋病奈瑟菌属与其它奈瑟菌属,通过综合判断,得出准确的菌属信息。本发明与现有的主流检测试剂盒相比,本发明用于检测淋病奈瑟菌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快捷方便、特异型好、判断严谨准确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特异性基因对淋病奈瑟球菌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呈卵圆或豆状,常成双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像两瓣黄豆对在一起,大小0.6μm×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蓝染色呈蓝色。急性炎症期淋病奈瑟球菌多在患者分泌物的少部分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慢性期则多在细胞外,且有些可呈单个球形或四联状。淋病奈瑟球菌人工培养后形态亦常呈球形、单个、成双或四联排列。
淋病奈瑟球菌是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常存在于急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的白细胞中,形态染色类似于脑膜炎球菌。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俗称淋病。临床表现以尿道炎、宫颈炎多见,典型症状是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等。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和盆腔等处以及血行播散性感染引起关节炎、肝周炎、败血症、心内膜炎或脑膜炎等。
淋病奈瑟球菌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是采取尿道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必要时进行分离培养。淋病奈瑟球菌分离培养法的灵敏度不高,极大地降低了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寻找一种快速、灵敏并且适用于临床诊断的检测方法已显得非常紧要。近年来,丰富的基因组数据为分子诊断技术锁定淋病奈瑟球菌特异性序列提供了参考数据库。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实验周期短、易操作等优势逐步应用于淋病奈瑟球菌的诊断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产毒淋病奈瑟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具体地,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样品;
S2、提取基因组DNA;
S3、检测淋病奈瑟球菌属特异性基因gene1、gene2、gene3、gene4和rpoB;
S4、读取扩增Ct值;当所述淋病奈瑟球菌属特异性基因中至少1个基因Ct值小于35时,淋病奈瑟球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所述淋病奈瑟球菌属特异性基因gene1、gene2、gene3、gene4和rpoB的Ct值大于35时,淋病奈瑟球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淋病奈瑟球菌属特异性基因gene1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2所示:
SEQ ID NO:1(5'-CCCAATCCAAAAGCGATGCC-3')
(NCBI Accession Number:QBK53603.1);
SEQ ID NO:2(5'-TCCCAGACTGATATTGCGCC-3')(NCBI Accession Number:QBK53604.1)。
所述淋病奈瑟球菌属特异性基因gene2(NCBI Accession Number:QBK53378.1)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3~4所示:
SEQ ID NO:3(5'-TCCTGACCGACATCCTTTGC-3');
SEQ ID NO:4(5'-GACAAAGCCCCTACAGGTC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