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0716.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刚;宋楷;武天海;李春;曾启才;许静;吕攀;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31/08;G01H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熊曦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中的 电力电缆 安全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光纤传感器、传输光纤、信号处理器;若干光纤传感器安装在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外表面,对电力电缆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号通过传输光纤传输给后端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基于光纤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判断电力电缆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发出告警信息至预设终端;解决现有人工巡检存在的问题,实现通过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及自动的对隧道中的电力电缆进行安全监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线缆承担的输电和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因此,电力线缆的安全监控尤为重要,特别是隧道中的电力线缆,由于隧道中地质复杂,容易发生垮塌、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传统的隧道中的输电线缆监控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巡检,效率较低,且不容易提前发现问题,因为有的地质灾害是缓慢发生的,起初的地址形变较小,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正在巡检时发送塌方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目的解决现有人工巡检存在的问题,实现通过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及自动的对隧道中的电力线缆进行安全监控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安全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若干光纤传感器、传输光纤、信号处理器;若干光纤传感器安装在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外表面,对电力电缆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号通过传输光纤传输给后端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基于光纤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判断电力电缆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发出告警信息至预设终端。
其中,本发明的原理为:通过光纤传感器安装在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外表面,对电力电缆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号通过传输光纤传输给后端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基于光纤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判断电力电缆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发出告警信息至预设终端。实现了系统智能和自动对隧道中的电力电缆进行监控,避免了传统的人工巡检。
优选的,所述光纤传感器通过安装结构贴合在电力电缆外表面,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橡胶垫、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橡胶垫为半圆筒状,第一抱箍的上半部分箍板内壁与橡胶垫左半部分外表面贴合,第二抱箍的上半部分箍板内壁与橡胶垫中部外表面贴合,第三抱箍的上半部分箍板内壁与橡胶垫右半部分外表面贴合,电力电缆外表面穿过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用于将橡胶球固定在电力电缆外表面,光纤传感器贴合在橡胶垫外表面。
其中,设计这种特殊安装结构的目的是:一是利用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能够紧固的将橡胶垫贴合在电力电缆上,这样电力线缆上的振动能够更加准确的被贴合在橡胶垫上的光纤传感器,避免了采集的信号不准确或采集的信号强度弱或采集的信号不全的问题,且橡胶垫为半圆筒状能够良好的与圆筒状的电力电缆进行贴合,进一步保障将电力电缆真实准确的振动情况传输给橡胶垫,进而被光纤传感器采集,进一步保障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及真实性。
且上述采用了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抱箍能够适应在圆筒状上的电力电缆上固定,且由于隧道中每个位置出现事故的几率不一样,因此需要有时调整光纤传感器的分布位置,此时只需要松开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在电力电缆上滑动橡胶垫即可,方便调整位置,滑动后收紧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内表面设有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内均嵌入有能够滑动的滑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更加方便的使得橡胶垫在电力电缆上滑动,因为电力电缆长时间在隧道中,表面会有杂质和污垢,利用滑轮能够快速方便省力的进行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