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拍摄盲区的长度确定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0417.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 盲区 长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以及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盲区的长度确定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通过获取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同步采集的初始图像帧;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帧,确定可视区域的边界;从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帧中,确定目标车辆;根据第一摄像头后续采集的图像帧,监测目标车辆行驶至边界位置之前,边界位置通过的各行驶车辆;根据各行驶车辆,确定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盲区长度。该方法通过目标车辆行驶至可视区域的边界位置之前,边界位置通过的各行驶车辆确定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盲区长度,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人工测量拍摄盲区长度,导致测量成本高、测量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盲区的长度确定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机动车日益普及,但人们也面临着交通拥挤的难题。在车辆行驶至红绿灯路口时,红灯的情况下,车辆需要在路口排队等待,在计算车辆在路口的排队长度时,需要依赖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但是,对于摄像头无法覆盖的盲区长度,相关技术中,需要人工标定的方式进行计算,存在人工测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拍摄盲区的长度确定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工测量拍摄盲区长度,导致测量成本高、测量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盲区的长度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同步采集的初始图像帧;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反向,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方向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同向;
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帧,确定可视区域的边界;
从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帧中,确定目标车辆;
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后续采集的图像帧,监测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边界位置之前,所述边界位置通过的各行驶车辆;
根据各行驶车辆,确定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盲区长度。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各行驶车辆,确定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盲区长度,包括:
根据各行驶车辆的车辆类型,确定车长;
根据各行驶车辆的车长,以及设定的车间距估计值,确定拍摄盲区长度。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各行驶车辆的车长,以及设定的车间距估计值,确定拍摄盲区长度之前,还包括:
根据相邻两行驶车辆类型,确定所述车间距估计值。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两小型车辆的车间距估计值小于小型车辆和大型车辆的车间距估计值;
所述小型车辆和大型车辆的车间距估计值,小于或等于两大型车辆的车间距估计值。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从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帧中,确定目标车辆,包括:
将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帧中,排在可视区域的车辆作为所述目标车辆。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各行驶车辆,确定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盲区长度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拍摄盲区所在路段的平均车速;
确定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同步采集初始图像帧的第一时刻,以及确定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差值时长,以及所述平均车速校验所述拍摄盲区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