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式板弹簧钢片制备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9880.1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以盛;张宏旭;曾德局;刘焕宝;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C21D1/18;C21D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卢登涛 |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弹簧 钢片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式板弹簧钢片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上冷却箱、下冷却箱、控制器等,单向阀Ⅰ与上冷却箱的进水接头Ⅰ相连,防止上冷却箱中的水回流,出水接头Ⅰ与单向阀Ⅲ,防止出水口中的水回流,温度传感器Ⅰ置于上冷却箱中;单向阀Ⅱ与下冷却箱的进水接头Ⅱ相连,防止下冷却箱中的水回流,出水接头Ⅳ与单向阀Ⅳ,防止出水口中的水回流,温度传感器Ⅱ置于下冷却箱中;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比例阀的开口度和循环泵的供水速度,实现上冷却箱和下冷却箱的温度反馈调节,达到板弹簧钢片温度可控的目的。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弹簧钢条制备工艺中弹簧钢条淬火变形断裂问题,克服了传统工艺方式中污染严重、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式弹簧钢条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弹簧钢条制造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弹簧钢是制备弹簧板簧等弹性元件的原材料,因弹簧是在冲击、振动或长期交应力下使用,所以要求弹簧钢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高的疲劳强度。在工艺上要求弹簧钢有一定的淬透性、不易脱碳、表面质量好等特性,弹簧钢条制备工艺是限制板簧性能的关键因素。
目前,常用的弹簧钢条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热轧弹簧钢条、剪切、变截面、卷耳、成型热处理、喷丸、组装等工艺流程,其中在成型热处理阶段,传统的工艺流程包括加热、成型、淬火入油和回火四个方面。该方法不仅易导致弹簧钢条变形断裂,而且具有污染严重、成本高、危险系数大等缺点。基于此,迫切需求一种新型的弹簧钢条制备装置及工艺方法来提高弹簧钢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传统弹簧钢条制备缺点的新型制备装置及工艺,为提高弹簧钢条的性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簧钢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上冷却箱、下冷却箱、板弹簧钢片、温度传感器Ⅰ、温度传感器Ⅱ、循环泵Ⅰ、循环泵Ⅱ、比例阀Ⅰ、比例阀Ⅱ、单向阀Ⅰ、单向阀Ⅱ、单向阀Ⅲ、单向阀Ⅳ、进水接头Ⅰ、进水接头Ⅱ、出水接头Ⅰ、出水接头Ⅱ、分析器、控制器。所述的上冷却箱分别于进水接头Ⅰ和出水接头Ⅰ相连,单向阀Ⅰ与进水接头Ⅰ相连,防止上冷却箱中的水回流,出水接头Ⅰ与单向阀Ⅲ相连,防止出水口中的水回流,比例阀Ⅰ与单向阀Ⅰ相连来控制冷却液的流量,温度传感器Ⅰ置于上冷却箱中;所述的下冷却箱分别于进水接头Ⅱ和出水接头Ⅱ相连,单向阀Ⅱ与进水接头Ⅱ相连,防止下冷却箱中的水回流,出水接头Ⅱ与单向阀Ⅳ,防止出水口中的水回流,比例阀Ⅱ与单向阀Ⅱ相连来控制冷却液流量,温度传感器Ⅱ置于下冷却箱中。所述的分析器接收温度传感器Ⅰ和温度传感器Ⅱ检测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比例阀开口度、比例阀的开口度、循环泵Ⅰ的供水速度以及循环泵Ⅱ的供水速度,实现上冷却箱和下冷却箱的温度反馈调节,达到板弹簧钢片温度可控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Ⅰ和温度传感器Ⅱ分别与分析器相连,分析器与控制器相连,实现温度的调控。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Ⅰ与比例阀Ⅰ相连,比例阀Ⅰ与单向阀Ⅰ相连,循环泵Ⅱ与比例阀Ⅱ相连,比例阀Ⅱ与单向阀Ⅱ。
一种弹簧钢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循环泵Ⅰ和循环泵Ⅱ,在隔离式弹簧钢制备装置的上冷却箱和下冷却箱中充满一定温度的冷却液;
步骤二,设定上冷却箱温度和下冷却箱的温度,将板弹簧钢片置于上冷却箱和下冷却箱之间;
步骤三,在控制器作用下控制循环泵Ⅰ和循环泵Ⅱ的供水速度以及比例阀Ⅰ和比例阀Ⅱ的开口度,进而控制上冷却箱和下冷却箱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不变,实现板弹簧钢片的快速降温,形成马氏体组织;
步骤四,开启上冷却箱和下冷却箱,取出板弹簧钢片。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节点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动车组差流监控试验用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