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99250.4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燚涛;柳雄;宋志峰;汪杰;钱瑞;胡继文;马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L3/00;G01B21/08;B65G3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组件 自动化 流水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包括主流水线系统,所述主流水线系统旁依次设置有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组装检测工位、动力输入/输出组件组装检测工位、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装工位和扭矩检测工位。本发明可以高效有序的完成雨刮传动组件的装配,依次装配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动力输入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而且在组装的同时可检测上铆点和下铆点到对应的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之间的阶梯高度、上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之间的厚度和成品雨刮传动组件的扭矩是否合格,本发明全程自动化操作,结构合理,效率高,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检测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
背景技术
目前雨刮动力传动组件一般为人工进行测量和装配,检测效率不够高,中间尺寸由人工测量,对不合格品判断不够直观,精度不高,且长时间操作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精度高且工作效率高的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包括主流水线系统,所述主流水线系统旁依次设置有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组装检测工位、动力输入/输出组件组装检测工位、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装工位和扭矩检测工位;
所述主流水线系统用于带动主安装夹具上的工件依次由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组装检测工位、动力输入/输出组件组装检测工位和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装工位运输到扭矩检测工位,并将扭矩检测工位处取下工件后的空主安装夹具运输到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组装检测工位;
所述动力输入/输出组件组装检测工位包括动力输入组件组装检测工位和动力输出组件组装检测工位;
所述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组装检测工位用于将台阶销的上铆点铆接于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顶部得到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并检测台阶销与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之间的台阶高度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发出警报提示,若合格则将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安装于主流水线系统上的主安装夹具上;
所述动力输入组件组装检测工位用于将大齿轮与雨刮传动组件动力输入轴压合装配,并将防尘帽安装与雨刮传动组件动力输入轴上得到动力输入组件,并检测雨刮传动组件动力输入轴与大齿轮的台阶高度和防尘帽的安装位置与外观状态是否合格,若安装位置与外观状态任意一项不合格则将动力输入组件排出至废品箱,若合格则将动力输入组件安装于主安装夹具上的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上;
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组装检测工位用于将雨刮传动组件动力输出轴与小齿轮压合得到动力输出组件,并检测雨刮传动组件动力输出轴与小齿轮的台阶高度是否合格,若合格则将动力输出组件安装到主安装夹具上的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上,若不合格则将不合格的动力输出组件排出至废品箱;
所述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装工位用于将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安装于主安装夹具上的安装了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的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上,得到雨刮传动组件;
所述扭矩检测工位用于检测雨刮传动组件的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是否合格安装于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上,若不合格则发出警报,再将台阶销的下铆点与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铆合得到雨刮传动组件,并检测雨刮传动组件的厚度和扭矩,若合格则将雨刮传动组件输送至成品箱,若不合格则将不合格的雨刮传动组件排出至废品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高效有序的完成雨刮传动组件的装配,依次装配上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组件、动力输入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而且在组装的同时可检测上铆点和下铆点到对应的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之间的阶梯高度、上下雨刮传动组件连接板之间的厚度和成品雨刮传动组件的扭矩是否合格,本发明全程自动化操作,结构合理,效率高,精度高,减少了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纺织大学;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2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