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植物化石角质层提取的前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98744.0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6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熊聪慧;王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袁瑞红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植物 化石 角质层 提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针对植物化石角质层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剥离:先用解剖刀在植物化石上选取一部分含有角质层的植物碎屑进行剥离;
(2)围岩的浸解:剥离的带有围岩的植物化石角质层碎屑样品首先用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进行前处理,每隔12个小时换一次盐酸溶液,直到充分除去钙质碎屑,盐酸溶液显现为无色透明为止;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置于浓度为40%的氢氟酸中除去硅质,将装有样品的容器放入40℃的水浴中进行加热反应至少4h;
(3)针对不同时期的植物化石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植物化石角质层表面的炭质薄膜:
A.对于泥盆纪、晚二叠世以及古近纪渐新世的植物化石以及新近纪中新世的植物化石采用新配制的王水溶液对植物化石角质层进行杂质处理,并置于40℃的水浴恒温加热2-4h,随后,将样品洗至中性置于浓度为8%的次氯酸钠中进行60℃的水浴恒温加热2-4h,叶片变为淡黄色即可;
B.对于石炭纪-早二叠世、侏罗纪或白垩纪的植物化石,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植物化石角质层置于试管中,滴入少量蒸馏水,淹没样品即可,然后加入浓度为8%的次氯酸钠2-4滴,观察角质层的变化,若角质层表面有气泡产生或者炭膜有逐渐消退的痕迹,则无需再加试剂;若半小时内没有反应,再加2-4滴浓度为8%的次氯酸钠试剂;若超过12小时没有任何变化,将试管中的液体移出,完全加入充足的浓度为8%的次氯酸钠试剂在40℃水浴加热中进行充分反应,直至植物化石角质层变成淡黄色即可;
C.对于新近纪上新世的植物化石,采用浓度为35%的硝酸对角质层进行浸泡5-12h即可,若反应过程中试剂颜色加深,需换2-3次硝酸试剂便于观察角质层的颜色变化,无需加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植物化石角质层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王水由浓度为38%的盐酸和浓度为60%的硝酸按照3:1的体积比配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87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