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6745.1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射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M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正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43 | 代理人: | 周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睡眠 唤醒 方法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根据内置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马达、喇叭和电刺激电路,设置了不同的唤醒模式,并预设了唤醒模式执行顺序,能够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睡眠质量确定不同的首选唤醒模式,并从确定的首选唤醒模式开始,按照预设的唤醒模式执行顺序执行各唤醒模式以对佩戴者进行唤醒,直至检测到佩戴者被成功唤醒,由于考虑了佩戴者的睡眠质量,并结合佩戴者睡眠质量选择合适的首选唤醒模式,能够有效地唤醒睡眠中的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部分人群由于自身生物钟失效和深度睡眠等生理特性以及晚睡等外因,导致他们不能在预定的时间醒来和起床,常规的唤醒手段对这部分人群作用不大甚至无效,更严重的是这部分人群被常规手段唤醒后容易再次入睡,导致误事,严重影响到这部分人群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对这部分人群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手段强制彻底唤醒并保证其实际起床。
因为人对身体的直接接触刺激的反应要比对声音的反应更敏感,所以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振动是相比声音更好的唤醒手段。能够实现这种唤醒手段的产品有手机类产品、手环和智能手表类穿戴设备。手机类产品不能保证始终直接接触人体,而手环和智能手表类穿戴设备虽然可以保证始终直接接触人体,但因为唤醒功能仅仅是该类产品的功能之一,其产品体积和结构限制导致其振动马达的体积和功率偏小,振动时对人体的实际刺激强度不够,达不到很好的唤醒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睡眠唤醒手段不能实现对所有人群都达到有效唤醒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睡眠唤醒方法,执行于智能穿戴设备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振动马达、喇叭、电刺激电路、三轴陀螺仪,所述三轴陀螺仪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姿态变化情况,所述振动马达用于输出振动,所述喇叭用于输出闹铃声,所述电刺激电路用于输出电刺激信号;所述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检测是否达到预设时间;
步骤B:当达到预设时间时,驱动所述三轴陀螺仪采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姿态变化情况数据,并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姿态变化情况数据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处于睡眠状态还是唤醒状态;
步骤C:当所述佩戴者处于睡眠状态时,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姿态变化情况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睡眠质量;
步骤D:根据所述佩戴者的睡眠质量确定首选唤醒模式,并驱动所述振动马达、喇叭、电刺激电路中的相应对象从所述首选唤醒模式开始,按照预设的唤醒模式执行顺序执行各唤醒模式以对所述佩戴者进行唤醒,直至检测到所述佩戴者被成功唤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包括:
步骤B1:当达到预设时间时,驱动所述三轴陀螺仪实时采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三轴角速度数据;
步骤B2: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三轴角速度数据计算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角度的大小变化和变化次数两个数据;
步骤B3:判断所述旋转角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变化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均是则判定所述佩戴者处于唤醒状态,否则判定所述佩戴者处于睡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当所述佩戴者处于睡眠状态时,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三轴角速度数据实时计算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旋转角度和所述佩戴者的体动次数;
步骤C2: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旋转角度的变化情况计算所述佩戴者的翻身次数;
步骤C3:根据所述佩戴者的体动次数和翻身次数判断所述佩戴者的睡眠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射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射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