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6281.4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明;王志平;耿鹏;刘佳;赵鹏;乔高锋;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7/00;E05F15/659;E05F15/632;B61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明月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屏蔽门 联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中包含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中待控制的屏蔽门的编号;根据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对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适用不同种类的站台设计和不同线路的运营方法,可以满足地面区控系统ZC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站台关联指定屏蔽门进行屏蔽门命令转发操作,完成车载系统ATP和屏蔽门系统的信息交互,实现车门和屏蔽门的联动,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屏蔽门作为一种站台区域和轨道区域的隔离设备,在保温防尘、隔离乘客、保证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列车进站停车落客或载客出站发车时会进行车门打开或车门关闭操作,此时屏蔽门若不能同步进行屏蔽门打开或屏蔽门关闭操作,不仅会影响乘客上下车,还会带来乘客被夹在车门和屏蔽门缝隙间和乘客跌落站台等危险发生。因此,实现车门和站台屏蔽门联动功能对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保证乘客上下车安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基于无线通信列车控制系统的屏蔽门联动方法,该方法主要由列车发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把屏蔽门开关命令发送给地面系统,地面系统通过和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接口来实现屏蔽门联动功能,该方法主要用来为克服现有屏蔽门联动控制系统中无线技术单一的缺点。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只能实现一个站台中所有屏蔽门同时打开或同时关闭的开联动功能,对于编组数小于站台屏蔽门的列车,若车门打开数目小于站台所布置的屏蔽门数目时,除了和车门对应的屏蔽门联动外,误开的屏蔽门会带来乘客跌落站台的危险情况发生,引发安全事故,安全性和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安全性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中包含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中待控制的屏蔽门的编号;
根据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对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对待控制的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之后,还包括:
上报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的开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对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具体包括:
分别向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中的驱动继电器发送驱动指令对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进行开关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包括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中位于列车右侧的部分或全部的屏蔽门。
进一步地,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包括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中位于列车左侧的部分或全部的屏蔽门。
进一步地,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包括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中位于列车左侧的部分或全部的屏蔽门,以及位于列车右侧的部分或全部的屏蔽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门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中包含目标站点中与目标线路相关的所有屏蔽门中待控制的屏蔽门的编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屏蔽门开关命令列表信息对所述待控制的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