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6271.0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桥;王泽佳;谢颖浩;周宝;祝泽坤;王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锁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信息;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授权的指纹图像信息进行匹配,若指纹匹配正确,则执行开锁处理;若指纹匹配不正确,则判断所采集的手指是否为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若是,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指纹;若否,则提示用户更换手指识别。通过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利用移动设备app改善了用户对于指纹识别的方式,提高了指纹的识别效率,并能够对未识别成功的指纹进行处理,改善后续指纹识别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家居的安全防线,是人们每天进出家门都必须用到的系统。从应用的角度看,智能化的门锁系统是智能家居的设计的起点。智能门锁由于其便利性、安全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随着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社区安防系统越来越普遍,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对家庭入户系统进行身份识别,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门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一般的指纹识别门锁在用户进行识别时,如果识别错误的时候只会响应识别错误,并不会对用户的识别方式提出改善,有可能导致用户进行多次识别依旧无法正确识别,影响用户体验。
同时一般的指纹识别门锁对于识别错误的指纹不会进行后续处理,对于之后提高指纹识别率没有帮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信息;
将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授权的指纹图像信息进行匹配识别,若指纹匹配正确,则执行开锁处理;
若指纹匹配不正确,则判断所采集的手指是否为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若是,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指纹;若否,则提示用户更换手指识别。
进一步地,在所述若指纹匹配不正确,则判断所采集的手指是否为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识别,若指纹匹配正确,则执行开锁处理;
若指纹匹配不正确,则判断所采集的手指是否为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
进一步地,判断所采集的手指是否为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具体包括,
若系统判断所采集的手指属于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则发送验证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请求用户确认所采集的手指指纹是否属于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若接收到确认为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指纹的反馈,则将所述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授权指纹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若系统判断所采集的手指不属于标准指纹库中的指纹所属手指,则发送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提醒用户更换手指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授权指纹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包括,
通过标识匹配不正确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授权指纹图像信息中的指纹的特征点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与授权指纹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还包括,
发送验证信息至用户移动终端,请求用户确认是否需要将所述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录入指纹库,并根据反馈将需要录入的指纹图像信息存储入指纹库,删除不需要录入的指纹图像信息。进一步地,所述需要录入的指纹图像信息为属于授权的手指但未被识别出的指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闭塞模式下的列车追踪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