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筛分粒径功能的环冷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3834.0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徽;时泽健;王卓然;蒋如意;张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27D3/00;F27D17/00;F27D21/00;B07B1/14;B07B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 地址: | 41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筛分 粒径 功能 环冷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筛分粒径功能环冷机,包括进料系统(1)、环冷机本体(2)、排烟系统(3)、卸料系统(4),其特征在于:进料系统(1)上部分呈漏斗形,下部分是管道结构;进料系统(1)的管道与环冷机机本体(2)相连;环冷机外壳(2)是环形结构,其内部安装有三层筛分冷却装置(2.2)和第四层环形传送带(2.4),每层的筛分冷却装置(2.2)包括若干个滚轮和一段环形传送带;滚轮和环形传送带未围成一个环形,剩余空隙的部分用来卸料,即构成卸料通道(2.6);环冷机外壳(2)的上部与排烟系统(3)相连,下部与卸料系统(4)相连。由于环冷机对烧结矿颗粒进行了筛分,每层冷却通道(2.1)内的烧结矿颗粒粒径比较均匀,因此大大减少了风机的风压,从而减少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筛分粒径功能的环冷机。
技术背景
钢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我国钢铁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源短缺、能源高耗等问题。其中,能源高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问题之一,钢铁产业节能形势十分严峻。在钢铁生产的诸多工序中,烧结工序能耗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11%。因此,对烧结工序的余热利用对于降低能耗至关重要。烧结过程中存在两部分余热,一种是烧结过程的烟气余热,另一种是烧结结束后烧结矿显热,其中,烧结矿显热约占烧结余热资源的70%。因此,对烧结矿显热的回收利用是烧结工序的余热利用的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外对于烧结矿显热的回收装置主要是冷却机,其主要分为带式、环式与盘式三大类。其中,环式冷却机广泛应用于烧结矿余热资源利用领域,但存在余热回收效率低、回收空气热量品质较低的弊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一些粒径大,并且温度高的烧结矿的存在。为了实现完全冷却,环冷机需要提供较大的风量,从而大大增加了能耗。因此,解决烧结矿冷却作业时粒径不均匀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烧结矿冷却作业时粒径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筛分粒径功能环冷机,包括进料系统、环冷机本体、排烟系统、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料系统上部分呈漏斗形,下部分是管道结构;进料系统的管道与环冷机机本体相连;
环冷机外壳是环形结构,其内部安装有三层筛分冷却装置和第四层环形传送带,每层的筛分冷却装置包括若干个滚轮和一段环形传送带;滚轮和环形传送带未围成一个环形,剩余空隙的部分用来卸料,即构成卸料通道;
环冷机外壳的上部与排烟系统相连,下部与卸料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筛分冷却装置是钢制的环形结构,每层包括九个滚轮和一段环形传送带。
进一步地,第一层筛分冷却装置滚轮间的间隔为150mm,第二层筛分冷却装置滚轮间的间隔为100mm,第三层筛分冷却装置滚轮间的间隔为50mm。
进一步地,对于每层筛分冷却装置,环冷机外壳内壁上都安装有粒径识别装置。筛分冷却装置和环形传送带的末端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经过破碎的烧结矿通过进料系统进入环冷机本体,随后落到第一层筛分冷却装置的第一个滚轮上,在滚轮的旋转下,烧结矿颗粒向后运动,滚轮之间有间隙,粒径小于滚轮间隙的烧结矿颗粒落入下一层筛分冷却装置,粒径大于滚轮间隙的烧结矿颗粒通过卸料通道落入卸料系统中。
进一步地,从第三层筛分冷却装置的间隙筛分下来的烧结矿颗粒落入环形传送带上,环形传送带将这部分烧结矿运入卸料系统中。
进一步地,环冷机有四个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外围沿环形设置若干个风机,从而对冷却通道内的烧结矿颗粒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未经湖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