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机间碰撞的固定翼无人机编队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2528.5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健;李爱军;杨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61204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刘新琼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翼无人机 算法 斥力场 对位 六自由度 控制律 速度指令信号 相对位置信息 基础设计 有效解决 质点模型 求解 引入 | ||
1.一种防止机间碰撞的固定翼无人机编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GPS或者其他手段,获得各架无人机的三维位置信息;设计编队队形,获得队形中各个位置相对于虚拟领航者的相对距离信息;
步骤2:通过对位算法和步骤1中获得的数据,解算出每架无人机所对应的新队形中的位置:
2a:以所有无人机的几何中心为原点,X、Y、Z轴分别以倍翼展为轴向最小区间,将空间网格化,并对每一个网格进行三维坐标编号,三维网格坐标均是整数;
2b:将各个无人机在地面系下的坐标映射到网格空间中,获得各个无人机对应三维网格坐标系下的坐标:
(Xi,Yi,Zi)→(Xwi,Ywi,Zwi) i=1,2,...,n (1)
其中(Xi,Yi,Zi)表示第i架无人机在地面坐标系下的坐标,(Xwi,Ywi,Zwi)表示第i架无人机在网格坐标系下对应的坐标;
2c:将新队形中的各个位置相对于虚拟领航者的期望相对距离向量转换到网格坐标系下:
(dXj,dYj,dZj)→(dXwj,dYwj,dZwj) j=1,2,...,n (2)
其中(dXj,dYj,dZj)表示新队形中某一位置j,在地面坐标系下与虚拟领航者的期望相对距离,(dXwj,dYwj,dZwj)表示新队形中某一位置j,在网格坐标系下与虚拟领航者的期望相对距离;
2d:将无人机与队形位置进行排序对位;首先按照Xwi的大小将无人机从1到n编号,如果无人机的Xwi相等,再按照Ywi的大小排列,以此类推,优先级按照Xwi→Ywi→Zwi;对n架无人机进行排序编号,每架无人机获得自己的编号Si i∈1,2,...n;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对新队形的n个位置进行排序,优先级需与无人机优先级相同,新队形中每个位置获得自己的编号Swi i∈1,2,...n;则拥有相同编号的无人机与队形位置匹配,即该无人机飞往匹配的队形位置;
步骤3:以一致性做为理论基础,同时引入本发明设计的斥力场信号,设计出无人机编队的速度指令信号:
其中表示第i架无人机和第j架无人机之间的斥力,表示第i架无人机受到的斥力指令信号,m是无人机质量,是一个控制参数,为两架无人机的距离,kq是正参数,用来调节曲线弯曲度,bc表示斥力场范围半径与翼展的比值,b表示翼展长度;
则无人机编队的速度指令信号为:
VDi=ΔVci+Vdi (4)
其中是由一致性协议所求出的速度指令,是一致性协议与斥力场结合所获得的最终的速度指令信号;
步骤4:得到步骤3设计的速度指令后,以固定翼无人机的六自由度模型为基础,设计无人机的非线性控制器:
其中Tci是发动机推力输入,m是无人机质量,D是阻力,γ是航迹倾斜角,αci是期望攻角,是期望无人机速度的导数,KSi,λSi∈(0,1)是控制参数,x1i=[θi φi ψi]T,x2i=[qipi ri]T,x1Di=[θDi φDi ψDi]T,eoi=x1i-x1Di,δcοi是舵偏输入;
p,q,r是机体坐标系下无人机转动角速度的三轴分量,φ,ψ,θ分别表示无人机的滚转角、偏航角、俯仰角,c5=Iz-Ix/Iy,c6=Ixz/Iy,c7=1/Iy,Ixz、Ix、Iy、Iz表示无人机对应的转动惯量,L,M,N表示无人机机体三轴所受力矩,δοi=[δei δai δri]T表示三个舵偏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25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