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端子箱防火密封模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2442.2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虞勇;阮浩洁;钱程;沈罡;霍箭;王辉;林科振;何启晨;许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黄丽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端子 防火 密封 模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接线端子箱防火密封模块装置,包括接线端子箱,所述接线端子箱内设置有防火密封模块,所述防火密封模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涂层板、防火密封泥、防火胶带和标签,所述防火密封泥固定粘接在涂层板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火胶带包裹防火密封泥,所述标签设置在防火胶带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火密封模块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电缆的阻燃管,所述阻燃管的管口可拆卸设置有管盖。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火效果好、封堵密实、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且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火密封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变电站防火封堵,都是采用国内传统防火泥进行封堵。有些发电厂、变电站采用防火板、防火包、防火泥制作的简单防火封堵。由于电力系统日益发展,设备不断更新,智能化变电站已开始建设或改造。传统防火封堵已经达不到现有技术的标准。
传统防火封堵标识图案编号不清晰,不规范,采用的防火有机堵料较重,易流塌、裂缝、起灰、不周正等缺陷及弊端。在施工中,没有留电缆备用孔和外观图案标号,更换电缆不方便,必需拆除防火原有的有机堵料。多雨时,端子箱会产生大量湿气,导致端子箱电缆封堵不紧密,需多次巡视察看,给维护带来不便,且增加维护成本。普通防火有机堵料,太重、可塑造性不强、易开裂掉落,特别是在夏日时,端子箱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有机堵料软化严重,防火封堵不密实,给电力生产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火效果好、封堵密实、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且实用性好的变电站端子箱防火密封模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接线端子箱防火密封模块装置,包括接线端子箱,所述接线端子箱内设置有防火密封模块,所述防火密封模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涂层板、防火密封泥、防火胶带和标签,所述防火密封泥固定粘接在涂层板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火胶带包裹防火密封泥,所述标签设置在防火胶带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火密封模块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电缆的阻燃管,所述阻燃管的管口可拆卸设置有管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火密封模块上设置有电缆孔,所述阻燃管穿设在电缆孔内,且阻燃管的外表面与电缆孔的内壁面粘接固定。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层板的厚度为0.5-1.5mm,所述防火密封泥的厚度为0.3-1mm,所述防火胶带的厚度为0.1-0.5mm。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签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不干胶层,标签的外表面印刷有标识图案层。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端子箱为矩形结构,且接线端子箱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准备接线端子箱,并对接线端子箱内各部件安装位置进行标注;
(2)制作防火密封模块:采用涂层板、防火胶带和防火密封泥均按接线端子箱大小和电缆孔洞直径大小进行施工;
(3)对防火密封泥外表面使用防火胶带进行修整,并采用防火胶带包裹防火密封泥,贴上标签;
(4)制作电缆备用孔:在防火密封模块铺设阻燃管,阻燃管两头用管盖盖住。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设置更加合理,采用防火材料来代替传统防火封堵的施工工艺,在接线端子箱巡视排隐患查中能清晰直观的观察防火密封模块的封堵情况;更换电缆方便,接线端子箱中电缆排列整齐,清里杂物方便;标签上编码清晰可见,管理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火效果好、封堵密实、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且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2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