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1982.9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石英杰;刘强;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52;G08G1/16;G08B2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安全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包括:车辆信息检测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和中心预警平台;车辆信息检测设备包括毫米波雷达检测机构和视频抓拍机构,毫米波雷达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即车速、车距,视频抓拍机构用于采集车辆外观信息;网络传输设备与车辆信息检测设备通讯,网络传输设备将检测设备检测的车辆信息传输至中心预警平台,中心预警平台用于判断当前道路车辆间距是否安全,当车辆间距落入预警范围内时,中心预警平台自动发布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路侧毫米波雷达检测设备并匹配视频抓拍,对高速公路车辆车速及车辆间距进行有效实时监测,预警车辆是否保持安全车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预警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动驾驶方向的车辆防撞系统、另一类是基于GPS、北斗等的车载设备定位的安全车距预警系统。
自动驾驶方向的车辆防撞系统是车辆生产企业在车辆上安装的一项新型安全防护功能,该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测距雷达获得前、后车辆位置信息,根据所获得的前车和后车的车辆信息,发出预警并限制所述车辆启动其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该方法和系统可避免车辆由于因前方路况而紧急刹车导致被后车追尾的风险。
基于车载设备定位系统的安全车距预警系统可以对安装定位系统车辆位置进行实时监测,车载定位设备向控制中心实时发送单车位置信息,中心通过识别车辆间实时位置信息,通过车载设备对危险驾驶车辆进行提示预警。
然而上述两类车辆预警系统均存在一定缺陷:车辆防撞系统虽然可以有效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但只有高端车辆具有此项功能,普及率不高,仅作为部分车辆安全防护功能;其次由于各车企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车辆防撞系统种类各异,防撞系统联动较少,导致车流整体安全防撞性能不高;基于车载设备定位系统的安全车距预警系统较车辆防撞系统提升了车辆间的位置信息联动,有效提高安装了车载定位设备车辆的安全。该系统要求行驶车辆必须具有车辆定位系统,但许多老旧车辆上可能无定位设备,存在设备普及率不高;其次车辆定位设备种类较多,存在定位系统接入困难的问题;定位设备仅能上传单车位置信息,不包括车辆外形大小等因素,存在一定误差。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实现对高速公路车辆速度及车距的实时监测,判断车辆是否保持安全车距,预警车辆危险驾驶行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包括:车辆信息检测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和中心预警平台;
所述车辆信息检测设备包括毫米波雷达检测机构和视频抓拍机构,所述毫米波雷达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即车距、车速,所述视频抓拍机构用于采集车辆外观信息;所述网络传输设备与所述车辆信息检测设备通讯,所述网络传输设备将所述检测设备的检测的车辆信息传输至所述中心预警平台,所述中心预警平台用于判断当前道路车辆间距是否安全,当车辆间距落入预警范围内时,所述中心预警平台自动发布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毫米波雷达检测机构包括雷达收发器、放大滤波电路、电磁波产生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和控制及测距运算电路;所述电磁波产生电路产生的电磁波经所述放大滤波电路的放大后,经所述雷达收发器发射出去,电磁波遇到车辆反射后被所述雷达收发器接收,经过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转换后,所述控制及测距运算电路计算出车辆的相对位置及车速。
优选地,所述视频抓拍机构包括视频处理单元、图像抓拍单元和图片存储单元;所述视频处理单元对车辆信息进行录入并识别车辆的信息,所述图像抓拍单元将所述视频处理单元识别到的车辆信息进行截图并保存至所述图片存储单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1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白粉连续洗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改善皮肤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