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快捷锁紧功能的弹簧减振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1291.9 | 申请日: | 201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费国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三生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F3/04;F16B2/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王振宇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功能 弹簧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快捷锁紧功能的弹簧减振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座和两个导杆,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导杆支座,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导杆支座,每一侧的其中一个安装座导杆支座位于同侧的两个底座导杆支座之间,每个底座导杆支座内均开设有底座导杆支座孔,每个安装座导杆支座内均开设有安装座导杆支座孔,每个导杆依次穿过同一侧的底座导杆支座孔和安装座导杆支座孔;每个底座导杆支座和每个安装座导杆支座之间设有减振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底座底部设有快速夹紧装置。有益效果:能同时解决导向与减振问题,保障了在强振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下设备光轴的稳定性、设备的可靠性,底座可以快速的锁紧于武器系统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带快捷锁紧功能的弹簧减振机构。
背景技术
光机电设备因其精密性,对光轴稳定性、一致性等有较高要求,尤其对于瞄准类光机电设备,更需要保障其光轴。因瞄具类光电设备直接装配于枪械、火炮上方,在射击时多维度的振动冲击对光电设备产生强大冲击,除严重影响光轴外,还会大大减少机芯、探测器等核心器件寿命。目前光电设备与武器的连接通常采用两种连接形式:一是直接刚性连接,各核心器件全靠硬抗,可靠性和寿命很低;二是采用弹簧减振座,因弹簧能延缓冲击时间,故冲击能量还是能有效减少,但其减振的方向是发散随机且不可控的,不能保证光电设备的精密性。另外,底座与武器系统连接时多采用螺栓连接,拆装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快捷锁紧功能的弹簧减振机构,既能有效减振,又能有效保障光轴的稳定性、整机可靠性,还能快速锁紧在武器系统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快捷锁紧功能的弹簧减振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座和两个导杆,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导杆支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导杆支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每一侧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底座导杆支座之间,每个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内均开设有底座导杆支座孔,每个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内均开设有安装座导杆支座孔,同侧的每个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孔和每个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孔的中心轴线共线,每个所述导杆依次穿过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孔和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孔;每个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和每个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之间设有减振装置用以减轻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受到冲击时的振动,还包括锁紧装置用以限定所述导杆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安装座可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快速夹紧装置用以使所述底座与武器系统快速夹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导向式减振机构不仅避免了刚性连接,而且添加了导杆进行导向,使光电设备只能沿导杆方向做小位移移动,同时,弹簧能延缓冲击时间,减少冲击能量导杆与弹簧结合能同时解决导向与减振问题。
减少武器系统在发射时对光机电设备的强振动、强冲击,同时使光机电设备只能通过导杆做光轴方向小位移移动,利用导杆的精密性有效保障光轴的稳定性、整机可靠性。该导向式减振机构能广泛应用于光机电设备等在强冲击、强振动环境中的减振及精密导向,有效保障了在强振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下设备光轴的稳定性、设备的可靠性。
夹紧装置使底座可以快速的锁紧于武器系统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两个同侧的所述底座导杆支座之间的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位于两个同侧所述底座导杆支座的中点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个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均位于两个同侧的所述底座导杆支座的中点处,可保证安装座在两个方向均匀减振受力。
进一步,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六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位于同侧相邻的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和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之间,每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分别抵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底座导杆支座和所述安装座导杆支座一侧,每个所述导杆依次穿过位于同侧的所述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三生精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三生精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1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