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90433.X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熊德林;陈国丞;连根辉;余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何姣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同步 显示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设备分别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人脸检测模型,对每个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标记,得到标记后的每个所述图像数据;根据标记后的每个所述图像数据,确定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程度信息;根据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程度信息,从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设备中选择一个智能设备作为目标智能设备;获取待同步显示的数据,并通过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显示所述数据。本申请能够智能地选择智能设备进行同步显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与物的联接越来越频繁。然而,在现有的家庭物联网领域,智能家居设备基本都是单设备显示,即一台智能设备只能孤立地显示一个界面,或者只能实现智能设备与移动端的同步显示。当用户需要在其他设备上查看某一智能设备显示的内容时,或者当不同用户需要在不同设备上查看某一智能设备显示的内容时,无法智能的选择智能设备进行显示。因此,如何智能的选择智能设备进行显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智能的选择智能设备进行显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所述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至少两个智能设备分别采集到的图像数据;
基于预设的人脸检测模型,对每个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标记,得到标记后的每个所述图像数据;
根据标记后的每个所述图像数据,确定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程度信息,其中,所述偏离程度信息包括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角度和/或距离;
根据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程度信息,从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设备中选择一个智能设备作为目标智能设备;
获取待同步显示的数据,并通过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显示所述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设备同步显示系统,所述多设备同步显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智能设备和中控设备,其中:
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用于采集图像数据,并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中控设备;
所述中控设备,用于接收每个所述智能设备采集到的图像数据;
所述中控设备,还用于基于预设的人脸检测模型,对每个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标记,得到标记后的每个所述图像数据;
所述中控设备,还用于根据标记后的每个所述图像数据,确定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程度信息,其中,所述偏离程度信息包括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角度和/或距离;
所述中控设备,还用于根据用户人脸与每个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之间的偏离程度信息,从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设备中选择一个智能设备作为目标智能设备;
所述中控设备,还用于获取待同步显示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设备同步显示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