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聚苯醚和热塑性弹性体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用于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90052.1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飞;王超;徐一兵;李洪真;姜科;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25/06;C08L23/20;C08L23/08;C08L53/02;C08L23/10;C08K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聚苯醚 塑性 弹性体 它们 制备 方法 应用 用于 组合 | ||
1.一种用于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软化剂、硼酸锌、补强剂、氮磷阻燃剂和改性聚苯醚,且该组合物中任选含有交联剂,其中,所述改性聚苯醚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将聚苯醚、抗冲击性聚苯乙烯、聚丁烯-1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加入挤出机中进行塑化和挤出造粒,以所述聚苯醚、抗冲击性聚苯乙烯、聚丁烯-1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总用量为基准,所述聚苯醚的用量为45-55重量%,所述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的用量为15-25重量%,所述聚丁烯-1的用量为5-15重量%,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为15-25重量%;所述塑化和挤出造粒的温度为200-240℃;
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5-40重量%,所述聚丙烯的含量为5-30重量%,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10-30重量%,所述交联剂的含量为0-0.1重量%,所述硼酸锌的含量为0.01-3重量%,所述补强剂的含量为0.5-5重量%,所述氮磷阻燃剂的含量为18-30重量%,所述改性聚苯醚的含量为10-25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20-30重量%,所述聚丙烯的含量为10-20重量%,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15-20重量%,所述交联剂的含量为0.01-0.02重量%,所述硼酸锌的含量为0.5-1.5重量%,所述补强剂的含量为2-4重量%,所述氮磷阻燃剂的含量为20-22重量%,所述改性聚苯醚的含量为15-2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33重量%,邵氏硬度为47-72A;
所述交联剂为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过氧化二异丙苯和交联剂BIBP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软化剂为白矿油、石蜡油和环烷油的至少一种;
所述补强剂为端乙烯基硅油;
所述氮磷阻燃剂为Doher-6000-1、塑诺弗320、EPFR-APP241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该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各组分进行,包括: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软化剂、硼酸锌、补强剂、氮磷阻燃剂和改性聚苯醚,任选地以及交联剂加入挤出机中进行依次进行微交联、共混和挤出造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交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80-240℃,转速为100-500 rpm。
7.由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在新能源汽车车内线缆及充电桩线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0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