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9893.0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天宇;王瑶;陆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鸿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桥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翟宝祺 |
| 地址: | 233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包括桩体,桩体的侧壁上具有凹槽,凹槽的前部设置有盖板,凹槽内转动装设有气动推杆,气动推杆的输出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盖板相连接,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装设于桩体上,凹槽内设置有充电座,充电枪插装于充电座内,充电座上转动装设有卡接杆,充电枪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槽,充电桩内设置有传动组件。本发明盖板与凹槽之间的容纳空间有限,可有效减少操作空间,实现了防盗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本申请人发现在现有充电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通常暴露在外,任何人均可对充电枪的充电口进行操作,不具有防盗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侧壁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凹槽内转动装设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输出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装设于桩体上,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枪插装于充电座内,所述充电座上转动装设有卡接杆,所述充电枪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传动组件,当所述盖板盖合时,所述卡接杆插入卡接槽内。
可选的,所述充电座滑动装设于充电装内,所述充电座的一端具有枪头连接部,所述充电座的另一端具有电缆连接部,所述充电座的外壁上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推动充电座朝向充电枪的外侧移动,所述卡接杆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装设于充电座的外壁上,所述卡接杆转动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充电座的外壁上滑动装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齿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于充电座内,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推动齿条朝向充电座的内侧移动,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卡板,所述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桩体内滑动装设有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所述第一楔块位于齿条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楔面,其另一端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可插入间距内,所述桩体内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力推动定位部朝向远离间距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楔块位于第一楔块的上方,所述第二楔块的一端具有第二楔面,其另一端具有传动部,所述第一楔面与第二楔面相配合,所述第二楔块的外壁上套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弹力推动第二楔块远离第一楔块的方向移动,所述传动部的外壁上贴合有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装设于充电桩内,所述凸轮的上方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凸轮的侧部,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充电桩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与盖板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凸轮上,所述拉绳的拉力带动凸轮朝向传动部的方向旋转,所述拉簧的拉力带动凸轮远离传动部的方向旋转。
可选的,所述齿条的外壁上设置有凸缘。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内还设置有止位块,所述止位块位于齿条的移动路径上。
可选的,所述止位块朝向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弹性部。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内还转动装设有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对拉绳的移动进行导向。
可选的,所述盖板朝向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
本发明盖板与凹槽之间的容纳空间有限,可有效减少操作空间,实现了防盗的功能,并且盖板也可遮挡凹槽内的空间,可减少充电座的暴露,避免雨水滴落至充电座内,提高充电枪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的充电枪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鸿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鸿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9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