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坏逆温层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9208.4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仁;屈涛;何燕;顾娟;何奕萱;屈凡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仁 |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坏 逆温层 治理 大气污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坏逆温层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架设扰动工作站:架设高度为20米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具有自转功能的扰动平台,扰动平台上安装有风筒,风筒设有多组,其风筒绕扰动平台均布;S2、启动扰动平台,控制扰动平台以自转周期为60‑80秒的速度自转,然后启动风筒,风筒内喷出旋转气流,旋转气流扰动逆温层;本发明通过扰动逆温层底部使得底部冷空气产生一个向上的速度,带动逆温层上下空气交换,从而推动空气流动,散去雾霾,达到治理空气污染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坏逆温层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污染就一直萦绕在地球上空,徘徊不去,愈演愈烈。许多城市都爆发过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最终都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是因为河谷、山谷城市由于特殊地形对形成逆温现象特别有利,二是山谷城市其环境容量远小于平原城市,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较弱,两方面叠加就出现冬季北方特别是山谷城市大气污染重的问题。
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抑制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破坏逆温层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破坏逆温层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架设扰动工作站:架设高度为20米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具有自转功能的扰动平台,扰动平台上安装有风筒,风筒设有多组,其风筒绕扰动平台均布;S2、启动扰动平台,控制扰动平台以自转周期为60-80秒的速度自转,然后启动风筒,风筒内喷出旋转气流,旋转气流扰动逆温层,以解决逆温层加重空气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破坏逆温层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架设扰动工作站:架设高度为20米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具有自转功能的扰动平台,扰动平台上安装有风筒,风筒设有多组,其风筒绕扰动平台均布;风筒通过具有调节角度功能的风筒安装座固定在自转平台上;风筒包括筒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筒体为中间小两端大的圆筒,第一风机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大端内部,第二风机固定连接在筒体的中间,第二风机为高速风机,筒体的内部设有膛线;风筒能够吹出扰动空气的旋转气流;
S2、启动扰动平台,控制扰动平台以自转周期为60-80秒的速度自转,然后启动风筒,风筒内喷出旋转气流,旋转气流扰动逆温层,风筒扰动逆温层底部使得逆温层底部冷空气产生一个向上的速度,带动逆温层上下空气交换,从而推动空气流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散去雾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S1中,扰动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架设在空中,固定平台上设有自转平台和自转电机,固定平台与自转平台转动连接,自转平台为齿圈,自转平台的下方设有轮子,固定平台和自转平台通过限位圈连接,使得自转平台只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自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自转电机上的齿轮与自转平台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S1中,风筒安装座包括固定板和旋转板,固定板和旋转板一端铰接,固定板和旋转板之间设有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与固定板和旋转板铰接,风筒固定连接在旋转板上,固定板固定在自转平台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S1中,筒体总长为5米,筒体的大端直径为 1.4米,筒体的小端直径为1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S2中,筒体出风口风速为60m/s。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S1中,支撑平台为铁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仁,未经蔡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9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指令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