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8717.5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方博文;竺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426 | 分类号: | H04B7/0426;H04B7/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磊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宽度 控制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保证波束对终端设备的有效覆盖,避免终端设备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等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所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一反馈信息包括第一扫描周期内的第一波束质量信息,第二反馈信息包括第二扫描周期内的第二波束质量信息,并且,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周期为相邻的两个波束扫描周期;在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中的波束质量信息来对发送波束的宽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波束对终端设备的有效覆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高质量的无线信号,基站往往会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对无线信号进行有效叠加,形成具有指向性的波束,并保证该波束能够对准终端设备。
目前,为了能够将波束精确对准终端设备,以保证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质量,基站通常会采用波束扫描遍历的方式向终端设备依次发送不同方向上的波束,然后由终端设备反馈各个波束的接收功率,最后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反馈结果,周期性地为终端设备更新最优波束。
然而,在一些场景下,例如终端设备高速移动的场景,在基站进行波束扫描的周期内,终端设备可能已经移出了原有波束的覆盖范围,而基站又无法及时更新波束,从而导致终端设备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宽度控制方法,通过比对两个相邻的波束扫描周期内的波束质量反馈信息,并且根据比对结果适应性地调整波束的宽度,保证了波束对终端设备的有效覆盖,避免终端设备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等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波束宽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至少两个波束扫描周期的波束之后,网络设备可以获取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是终端设备在对第一扫描周期以及第二扫描周期内的波束质量进行监测得到的,第一反馈信息包括第一扫描周期内的第一波束质量信息,第二反馈信息包括第二扫描周期内的第二波束质量信息,并且,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周期为相邻的两个波束扫描周期;
在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中的波束质量信息来对发送波束的宽度进行调整,例如增加发送波束的宽度、减小发送波束的宽度或者是保持发送波束的宽度不变等等,其中,发送波束是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且该发送波束是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用于进行通信的波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由网络设备获取并且比对两个相邻的波束扫描周期内的波束质量反馈信息,然后根据比对结果适应性地调整波束的宽度,能够保证波束对终端设备的有效覆盖,避免终端设备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等情况。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质量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该第二波束质量信息则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其中,第一波束是第一扫描周期内波束质量最高的波束,即终端设备在第一扫描周期内检测得到的波束质量最高的一个波束,第二波束是第二扫描周期内波束质量最高的波束。也就是说,网络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中分别包括有波束扫描周期内波束质量最高的波束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的标识确定两个波束扫描周期内最优波束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发送波束的宽度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由网络设备获取并且比对两个相邻的波束扫描周期内波束质量最高的波束的信息,然后根据比对结果适应性地调整波束的宽度,能够保证波束对终端设备的有效覆盖,避免终端设备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等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8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直流电网短路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直流电网短路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