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供汽系统负荷调节的预测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8312.1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杰;姜业正;谢晶晶;方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模型 源侧 负荷预测模型 供汽系统 进汽阀门 预测控制 背压机 给水量 燃料量 输入量 构建 开度 历史运行数据 机组 负荷调节 滚动优化 机理模型 精准调控 能源供应 数据构建 水力模型 用户负荷 运行数据 计算源 送风量 风量 热工 修正 | ||
1.工业供汽系统负荷调节的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负荷数据构建负荷预测模型;
根据工业供汽系统网侧热工水力模型与运行数据构建网侧预测模型;
根据负荷预测模型和网侧预测模型计算网侧输入量;
根据源侧机理模型和历史运行数据构建源侧预测模型;
根据源侧预测模型和网侧输入量计算源侧机组的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和背压机进汽阀门开度;以及
根据源侧机组的燃料量、风量、给水量和背压机进汽阀门开度,对负荷预测模型、网侧预测模型和源侧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和滚动优化,达到源侧和用户侧的供需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用户负荷数据构建负荷预测模型的方法包括:
通过机理分析与用户的负荷预测模型相关的输入输出变量,构建各个用户的负荷预测模型;
所述输出变量包括:待预测时刻用户的用汽压力Py、用汽温度Ty和用汽流量Qy;
根据负荷预测模型获取K个时刻各个用户的用汽压力
Pyi=[Pyi(1)Pyi(2)...Pyi(j)...Pyi(K)]、用汽温度Tyi=[Tyi(1)Tyi(2)...Tyi(j)...Tyi(K)]和用汽流量
Qyi=[Qyi(1)Qyi(2)...Qyi(j)...Qyi(K)];
其中,i为第i个用户;j为第j个时刻,并且1≤j≤K。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工业供汽系统网侧热工水力模型与运行数据构建网侧预测模型的方法包括:
其中,P为背压机排汽处的排汽压力;O为背压机排汽处的排汽温度;Q为背压机排汽处的排汽流量;f1为网侧预测模型的第一参数,且采用多项式形式;f2为网侧预测模型的第二参数,且采用多项式形式;f3为网侧预测模型的第三参数,且采用多项式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83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