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6478.X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琎;周莉;章佳军;尹艳平;王造极;杨漪烨;王宇;王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G01L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分子 检测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包括:外壳、上电极、下电极、石英晶片;所述上电极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下电极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下部,所述石英晶片设置在所述上电极以及下电极之间,不与上电极以及下电极接触。本发明的测量池把有极芯片的电极与石英晶片分开,即将电极集成到测量池内部,因此芯片由石英晶片制成,原材料成本低,制作工艺难度低,相较于有极芯片的制作成本有极大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QCM/LSPR双技术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有极QCM/LSPR(石英晶体微天平/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双技术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中,有极芯片是由石英晶片与电极集成得到的,所需的制作工艺难度大,成本高,且在测量时电极容易被样液腐蚀,需要更换新的芯片。
有极QCM/LSPR双技术生物分子测量池中,QCM通过间歇的打开/断开电路,记录芯片频率改变以及基频从振荡到完全静止的变化快慢;LSPR通过对金属纳米粒子在紫外可见光波中展现的光谱吸收,获得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纳米粒子的微观组成。若在有极芯片上制作纳米颗粒,制作过程中极易使电极腐蚀,最终影响芯片对液体的测量和记录,且有极芯片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芯片易腐蚀,更换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包括:外壳、上电极、下电极、石英晶片;所述上电极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下电极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下部,所述石英晶片设置在所述上电极以及下电极之间,不与上电极以及下电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分子检测的测量池,包括:保温外壳、金属内腔、样液导管、透明体、制冷片、密封圈、石英晶片、顶部电极、底部电极、电极接线端、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外壳为腔室结构,底部的中间向内设有凸台;所述金属内腔为腔室结构,嵌入所述保温外壳,金属内腔的外壁与所述保温外壳的内壁贴合,所述保温外壳底部的凸台贯穿所述金属内腔的底部伸入金属内腔腔内,所述凸台在所述金属内腔中的一端表面设有所述底部电极;所述样液导管贯穿所述保温外壳以及金属内腔伸入金属内腔腔内,样液经过样液导管导入或抽出所述金属内腔;所述透明体贯穿所述保温外壳以及金属内腔伸入金属内腔腔内,所述透明体是可拆卸的固定,当固定时透明体与所述保温外壳以及金属内腔密闭连接,所述透明体在所述金属内腔中的一端表面设有顶部电极,所述顶部电极与所述底部电极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制冷片嵌入所述保温外壳的底部,与所述金属内腔贴合,所述制冷片与外部的温度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金属内腔的腔内上下设置两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金属内腔的内腔上壁之间涂有绝缘层;所述石英晶片设置于所述顶部电极以及底部电极之间,被两个所述密封圈夹持;一个所述电极接线端贯穿所述保温外壳以及金属内腔的上部与所述顶部电极连接,另一个所述电极接线端贯穿所述保温外壳以及金属内腔的下部与所述底部电极连接,所述电极接线端供外部的驱动电路接入;所述温度传感器嵌入所述金属内腔,测量端伸入所述金属内腔的腔内,输出端与外部的温度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电极电镀在所述透明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石英晶片到所述顶部电极的距离与到所述底部电极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外壳为有机玻璃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内腔的材料为铝。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6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长毛绒露底和脱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确定无线网格网络流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