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5512.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康宁;郭本炎;王力;宋志伟;唐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雄九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9/06;C08K9/04;C08K7/14;C08K3/22;C08K9/02;C08J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512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将石英粉投入至高温炉中进行熔融,熔融的玻璃液经过拉丝机拉制成玻璃纤维,在拉丝操作的同时,在拉丝口通过压缩空气喷出氧化镁纳米粉末,并随玻璃液冷却凝固为玻璃纤维,氧化镁纳米粉末嵌入于玻璃纤维的外周;步骤二:将玻璃纤维投入至PH值为0.3‑2的酸液中浸泡20‑40min,将玻璃纤维取出水洗,烘干;步骤三:将玻璃纤维制备成短切纤维,投入至聚氨酯熔体中搅拌混合,冷却凝固后得到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该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有效地提高了玻璃纤维和聚氨酯的结合强度,提高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耐弯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耐腐蚀、比重小、易加工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服装服饰、汽车装饰等行业。目前,利用热塑性高分子,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作为鞋底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具有较好的弹性,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给予合适的弹性,保证脚底的舒适性。而鞋底长期摩擦经受冲击,是运动鞋最容易出现磨损的部位,目前,利用热塑性高分子来制备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是本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加入的纤维能够有效提高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磨损和强度,然而由于纤维与热塑性聚氨酯的亲和性较低,在长期弯折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纤维表面与热塑性聚氨酯的脱离,从而影响鞋材的耐弯折强度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结合强度低,影响耐弯折强度和耐久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石英粉投入至高温炉中进行熔融,熔融的玻璃液经过拉丝机拉制成玻璃纤维,在拉丝操作的同时,在拉丝口通过压缩空气喷出氧化镁纳米粉末,并随玻璃液冷却凝固为玻璃纤维,氧化镁纳米粉末嵌入于玻璃纤维的外周;
步骤二:将玻璃纤维投入至PH值为0.3-2的酸液中浸泡20-40min,将玻璃纤维取出水洗,烘干;
步骤三:将玻璃纤维制备成短切纤维,投入至聚氨酯熔体中搅拌混合,冷却凝固后得到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镁纳米粉末的粒径为30-500nm。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粉和所述氧化镁纳米粉末的质量比例为99-99.8:0.2-1。
进一步的,所述酸液为8-11%的盐酸。
进一步的,所述熔融的温度为1750℃-1831℃,将石英粉熔融后保持温度10-20min后进行拉丝。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对玻璃纤维进行水洗后,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的表面继续处理,将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熔体选自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熔体。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中还加入有发泡剂进行发泡。
本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进行玻璃纤维的拉丝口处,将氧化镁纳米粉末喷射于玻璃纤维的表面,此时玻璃纤维还未固化,具有较好的粘附性,从而使得氧化镁纳米粉末嵌入于所述玻璃纤维的表面,再通过酸液的处理,能够将玻璃纤维表面的氧化镁去除,在玻璃纤维的表面形成纳米孔洞,进而有效提高玻璃纤维表面的粗糙度,由于氧化镁纳米粉末没有嵌入至玻璃纤维的内芯,从而不会对玻璃纤维本身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在玻璃纤维与聚氨酯熔体接触时,聚氨酯熔体能够渗入到所述纳米孔洞中,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玻璃纤维和聚氨酯的结合强度,提高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的耐弯折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雄九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雄九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