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安全防护机构的筋膜闭合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4379.8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张武;苏文宇;徐华苹;刘磷海;王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防护 机构 筋膜 闭合 | ||
本发明之安全防护机构的筋膜闭合器含闭合器、缝线牵引器和安全防护机构。闭合器含闭合端、连杆、壳体和手柄;闭合端连接在连杆和壳体的远端;连杆的近端和手柄连接;操控手柄能控制闭合端的张开和闭合。缝线牵引器含针体和握持部,针体上设有缝线牵引机构,缝线牵引机构能将手术缝线牵引带入体内。闭合端闭合状态时,能将手术缝线的端部夹紧,当闭合器撤出体外时,闭合端能将手术缝线的端部带出体外。安全防护机构可以是设置在闭合器或缝线牵引器上,安全防护机构能防止针体的针尖对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意外损伤,或在闭合端闭合或者闭合端处于张开未锁定的状态下针体误扎入体内,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涉及在筋膜闭合过程中使用的带安全防护机构的 筋膜闭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腔镜下微创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手术的主要方法,在腔镜手术后, 通常需要将腹膜和筋膜层缝合,否则容易形成腹腔内网膜或肠管疝气,或局部粘连导致不 完全性肠梗阻的可能,严重者会引起穿刺孔出血、穿刺孔疝等问题。
现有技术的筋膜闭合,是通过闭合器和缝线牵引器的配合来完成筋膜的缝合,先插入 闭合器,然后用缝线牵引器将所述手术缝线200的两端带入体内,退出缝线牵引器后,将 所述手术缝线200端部留存在体内,然后利用闭合器将所述手术缝线200的端部同时带出 体外,然后打结、缝合。
现有技术中,缝线牵引器进入人体时通常是利用针体尖锐的头部刺穿闭合器上的穿刺 窗的弹性内嵌件,将所述手术缝线200带入体内,由于针体的头部非常尖锐,在进入人体 后需要医护人员凭经验控制进针的深度,非常容易造成周边组织或器官的意外损伤,尤其 是当闭合器处于闭合状态下时,由于没有深度板形成的工作空间,一旦针体进入,非常容 易造成周边组织或器官的意外损伤,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筋膜闭合器进行改进,以避免操 作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组织或器官造成意外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带安全防护机构的筋膜闭合器通过特别设计的多重安全防护机构保护,不但 可以避免闭合器在闭合状态或张开非锁定状态下缝线牵引器的误入人体,而且通过远端的 防护板和针尖端部的伸缩钝头设计的双重保证可以有效避免针体在正常穿刺过程中对周边 组织或器官造成意外损伤。
本发明之带安全防护机构的筋膜闭合器,所述带安全防护机构的筋膜闭合器100含闭 合器1、缝线牵引器2和安全防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
A.所述闭合器1含闭合端11、连杆12、壳体13和手柄14;所述闭合端11连接 在所述连杆12和所述壳体13的远端;所述连杆12的近端和所述手柄14连接;操控所述 手柄14能控制所述闭合端11的张开和闭合;
B.所述缝线牵引器2含针体21和握持部22,所述针体21上设有缝线牵引机构21-1,所述缝线牵引机构21-1能将手术缝线200牵引带入体内;
C.所述闭合端11闭合状态时,能将所述手术缝线200的端部夹紧,当所述闭合器 1撤出体外时,所述闭合端11能将所述手术缝线200的端部带出体外;
D.所述安全防护机构3设置在所述闭合器1或所述缝线牵引器2上,所述安全防护机构3能防止所述针体21的针尖21-2对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意外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雷达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伸缩装置降噪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