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瓣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4256.4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4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瓣膜 | ||
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膜支架、阻流件及瓣叶,瓣膜支架包括瓣叶支架及裙边支架,阻流件覆盖瓣叶支架,瓣叶设置于瓣叶支架内,裙边支架自瓣叶支架沿瓣叶支架的径向向外延伸,心脏瓣膜还包括球囊,球囊沿周向围绕于瓣叶支架的外壁。上述心脏瓣膜能较大程度地减小中心返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脏瓣膜。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脏疾患,其中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是最为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这些瓣膜病变不但危害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心脏瓣膜就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帮助血流单方向运动。人体的四个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如果出现了病变,就会影响血流的运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
近年来,对于二尖瓣狭窄和反流的患者也可以行经皮经鞘管的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即通过介入、微创的方法植入心脏瓣膜进行此项手术,让患者避免了开胸手术之苦。
介入置换瓣膜通常由主体支架以及3片相同形状的瓣叶组成,主体支架的结构通常呈圆柱状,而二尖瓣生理形状特殊,呈现“D”型的开口。对于现有的介入置换瓣膜植入人体后,由于受到非对称的约束,会影响瓣叶的正常开闭,从而导致瓣膜出现关闭不全,造成较大的中心返流。
若一味的提升主体支架的支撑力以确保主体支架不受到组织的影响,则主体支架很难收于输送鞘管中,并且疲劳耐久性会很大程度的降低。
其次,由于二尖瓣位置形状的特殊性,所以利用瓣膜的圆柱状支架很难完全吻合原生组织,则会在介入瓣膜和原生瓣膜周围产生缝隙,称为“瓣周漏”。若产生瓣周漏,患者仍旧会有血液返流的症状,则意味着手术不成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脏瓣膜。
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膜支架、阻流件及瓣叶,瓣膜支架包括瓣叶支架及裙边支架,阻流件覆盖瓣叶支架,瓣叶设置于瓣叶支架内,裙边支架自瓣叶支架沿瓣叶支架的径向向外延伸,瓣膜支架还包括球囊,球囊沿周向围绕于瓣叶支架的外壁。
上述心脏瓣膜,当球囊充盈后,球囊中的液体填充在瓣叶支架与心脏组织之间,在心脏脉动的过程中,二尖瓣组织收缩而挤压球囊,使得受到挤压侧球囊内的液体转移到未被挤压或挤压力较小的球囊一侧,从而使脉动的心脏组织对植入的瓣叶支架的力都被球囊“吸收”或“转移”,使得瓣叶支架能够维持成完整的圆形结构,以此避免瓣叶支架上的瓣叶受到压力影响出现中心返流的现象。
此外,上述心脏瓣膜,球囊中的填充液还可以有效地适应心脏组织的生理结构,并贴合在心脏组织上,以此减少瓣周漏的现象。
上述心脏瓣膜,在装入至输送鞘管的过程中,由于球囊未充盈,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脏瓣膜的径向直径,以此减少心脏瓣膜对输送鞘管的体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心脏瓣膜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心脏瓣膜去除阻流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心脏瓣膜中瓣叶支架与球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心脏瓣膜植入至心脏二尖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心脏瓣膜内球囊处于收缩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心脏瓣膜植入至心脏二尖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心脏瓣膜植入至心脏二尖瓣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